地铁资讯分类

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开钻

地铁资讯 更新时间:2016-01-30 10:57

  据了解,2016年1月29日,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开钻。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厦门地铁2号线跨海段开钻备受人们关注。专家说,这是全国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地铁海底隧道,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填补了多项地铁施工技术空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关注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开钻工程介绍。

  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开钻

  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厦门地铁2号线跨海段开钻。1月29日上午10点30分,厦门地铁迎来了历史性一刻: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盾构机顺利在海沧大道站始发,开创了地铁海底盾构施工的先河,标志着轨道交通2号线的建设进入新阶段,正式展开过海隧道的掘进施工。

  1月29日上午10时,这个时刻可以载入厦门轨道交通的建设历史。地铁2号线过海隧道的首台盾构机在海沧大道站始发,它开创了国内地铁海底盾构施工的先河。按照目前预计,这条长达2.8公里的过海隧道将在2017年底贯通。

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开钻

  专家说,这是全国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地铁海底隧道,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填补了多项地铁施工技术空白。

  从规划图上看,这条过海隧道西起海沧大道站,终于东渡路站,地铁线路呈东西走向,先沿海沧大道向北敷设,后折向东入海,海底隧道下穿厦门西海域、大兔屿、厦门西港,于东渡国际码头1号泊位上岸,然后向南下穿邮轮城二期地块,到达东渡路站。全长2.8公里,其中,仅海底隧道的长度就达2.1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盾构机要在海底作业,因此相比于在地面下施工,难度更大,风险更高。结合2号线过海隧道所处的地层条件,经专家多次研究论证,轨道交通2号线的过海隧道将采用“盾构法+矿山法”的组合施工方案。为了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盾构设备将选择对地层沉降变形控制更好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开挖的泥渣采用压滤处理,实现“零污染”。

  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厦门地铁2号线过海隧道

  海沧大道站-东渡路站区间

  过海隧道长2.8公里

  2号线是厦门地铁交通线网中的中心放射骨干线,承担本岛与海沧城区间跨海交通功能,全长41.5公里,车站32站,均为地下站。

  线路呈东西走向,西起海沧大道站,沿海沧大道向北敷设,后折向东入海,海底隧道下穿厦门西海域、大兔屿、厦门西港,于东渡国际码头1号泊位上岸,向南下穿邮轮城,到达东渡路站。整条线路施工最大难点,在于需要穿越本岛与海沧之间的海域。

  过海隧道位于海沧大道站-东渡路站区间,全长2.8公里,其中,仅海底隧道的长度就达2.1公里。

  专家多次研究论证,决定采用“盾构法+矿山法”的组合施工方案。这成为国内首条盾构法施工的地铁海底隧道。

  长104米,重760吨的盾构机

  每小时最快向前挖掘3米

  29日上午,海沧大道站,盾构机转起刀盘,从这里出发后,沿左线向东渡路站掘进。

  专家说,这是泥水平衡盾构机,对地层沉降变形控制更好,并且开挖的泥渣采用压滤处理,实现“零污染”。

  这是个“大家伙”,由德国海瑞克公司设计制造。整机长约104米,重760吨,最大推进速度为50毫米/分钟,相当于每小时最快向前挖掘3米,远比挖掘隧道的其他方法快。

  2015年3月,它在广东的工厂里生产组装,经过18天跋涉,11月来到海沧下线,12月在海沧大道站组装作业。接下来,这个“大家伙”将承担起过海隧道左线的掘进任务。

  1月29日上午10点30分,厦门地铁过海地铁隧道开钻,标志这国内首条过海地铁隧道开钻,将填补了多项地铁施工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