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三岛十二日探索之旅之十

05年5月5日晴

从容地吃过早饭,收拾完行李,我们去赶回伦敦的火车。说是赶,其实很轻松,因为离车站很近,步行10分钟就到了。回到伦敦,下午两点左右,先去找订好的宾馆Holiday Inn。假日饭店在国内也有许多分店,前两年在新疆评中国新闻奖时住的就是一家分店,感觉很好,尤其是早上的自助餐有现磨的咖啡,中午和晚上都有新鲜的三文鱼。不过伦敦的这家四星级宾馆可比国内的三星级一点不强,整个地缩了水,但还是要比前几天住的“三星”级的旅馆强多了。

安顿妥当,我们乘地铁去图索德夫人蜡像馆。经过几天的锻炼,我们对伦敦的地铁线路总算摸着点门道了,可惜又快要离开了。蜡像馆门票很贵,要40美元左右一张,是我们这段行程中最贵的项目,幸好可以凭火车票“买一送一”(Two For One),不然还真舍不得。当然后来我们看到的也证明人家确定是“贵得有理由”。

一进门就有一群“记者”拿着相机对你猛亮闪光灯,惟妙惟肖的,让你感觉你就是一个大明星。进到展厅你会被完全震惊,不完全是因为满眼的认识或不认识的名人蜡像,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栩栩如生的蜡像竟然就在大厅的各个位置上安放着,周围没有护栏,没有围绳,也没有维持秩序的保安,你可以靠着、扶着、挎着这些蜡像拍照而不用担心受到惩罚,这些在国内是永远都无法做到的啊。布什、布莱尔、普京、希特勒、丘吉尔、罗斯福、华盛顿、林肯、阿拉法特、萨达姆、英国女王、查尔斯王子、戴安娜王妃、爱因斯坦、贝克汉姆和辣妹、披头士乐队、施瓦辛格、史泰隆、哈里森福特、梦露、欧文、齐达内,这些我们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甚至只在书本里描绘过的国家领导人、政坛要人、科学家、演艺名人、体育名星等,以各种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忙不迭地摆出各种姿势,和这些“名人”们合影。在这么多的蜡像中,我们总算也找着了一个中国人,就是江泽民同志,不过以我们的眼光看也是做得最不像的一个,可能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吧。

出了这个展厅,来到另一个像是游乐场的恐怖屋一样的房间,坐上小火车,开始一段冒险的旅程。同样是精灵鬼怪、猛禽怪兽,但因是蜡像做成,显得更加真实,着实增加了不少恐怖的气氛。出了这个展厅,穿过展示英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蜡像陈列室,来到另一个大房间去看穹幕电影。这种电影在北京的科技馆里曾经看过一次,是用特殊的相机经过360度全方位拍摄而成,比立体电影更能让你置身其中,胶片比一般的大很多,需要一种特殊的放映器才能放映。我们看的是一部科技片,讲述太阳系九大行星、银河系甚至宇宙,整个电影画面就在你的头顶,躺在长椅上看着看着,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在夏日的夜晚,在老家宅前的空地上,躺在由门板拆下来做成的床上,兄弟姐妹们边聊天边数星星,饿了就跑到地里摘两根黄瓜或是两个西红柿,渴了就抱个西瓜回来,只可惜那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临出门的时候有一个纪念品商店,许多人聚集在一个做全息图像的摊位前。这可是真正的高科技,先帮你拍一张照片,再通过电脑做成三维头像,再把这个三维头像的轮廓做进一个水晶体里面,看着就特别诱人,一问价,差不多要40个“胖子”,合人民的币要600多元呢,赶上门票的价钱了,终于还是没舍得,抽身而去。

出了蜡像馆,时间还早,我们坐地铁去看白金汉宫。刚到伦敦时,为了省钱,我们买了伦敦地铁一区的“回数票”,其实说白了就是批发打折,10张2“胖子”的地铁票只要17个“胖子”,一直用到了今天,其间可能是磁条坏了,有两张票在进出口的地方老刷不过,要工作人员帮忙用自己的卡刷,而后又忘了收票,让我们多坐了两趟“免费”地铁。

出了地铁,不多远就来到白金汉宫前的维多利亚广场,维多利亚女王的镀金雕像在落日的余辉中泛出微微的红光,雕像底座的喷泉不息地喷涌着,水池里满是承载着虔诚游客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的硬币,就像我们经常在寺庙的许愿池时看到的那样。白金汉宫已经关了门,我们只能隔着雕刻精美的大铁门远远地看上两眼。守卫的打扮和在温莎城堡看到的差不多,听说每天上午的11点也有卫兵换岗仪式,不过我们明天上午要去看大英博物馆,没时间看了,想来和温莎城堡的换岗仪式也应该差不多吧。

离开白金汉宫,老婆又惦记着向往了很久的歌舞剧《歌剧魅影》,于是赶往皮卡迪利广场附近的歌剧院,途中买了一份日本寿司套餐,在开场前5分钟赶到了剧院门口,可是只剩下两个座位了,前面还有两根大柱子阻挡视线,影响观看效果,而且票价也不会因此打折,仍然是50个“胖子”,这些售票员都毫无避讳地告诉了我们。思前想后,一方面观看效果不佳,一方面票价也不便宜,最终还是放弃了。

本想再到附近的唐人街转一圈,可走了好一会儿还没到,5月的伦敦夜晚还有些凉意,我们身上穿得单了一点,只好找一个广场的长椅坐下,把我们的晚饭——寿司吃完,返回宾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