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纪行在欧洲大陆西南部与英伦三岛隔海相望的,是法兰西共和国。这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与历史的民族,也是一个美丽的国度。可以说法国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奇迹,藏有数十万艺术珍品的罗浮宫,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极具现代色彩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法国与英国合作制造的协和超音速客机,还有法国香槟酒,法国香水,法国服装,以及当前风靡中国市场的法国红葡萄酒。巴黎,作为法国首都,尤其以其文化艺术之富有享誉世界。
巴黎很美,美丽的赛纳河,众多的古迹,宽敞的大道,尤其闻名的香榭丽舍大街,马路很宽阔,两旁的楼房不是很高,都有着古典的气派。以凯旋门为中心的戴高乐广场,从凯旋门呈辐射状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十二条大道,为古老而又现代的巴黎城添具了犹如星形散射的壮观,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尽管如此,我在凯旋门附近仍见到了汽车塞满道路,慢慢环绕而行的场景,加上想象中的那种享受舒适的散懒的性格,这些慢慢蠕动着的汽车似乎变成了太阳光下一群甲壳虫。
座落在戴高乐广场的凯旋门也是巴黎的象征, 这座高和宽都近50米的建筑,是拿破伦一世为纪念战胜奥德联军而修建的。其之著名,是因为它是为纪念拿破伦不止一次的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而立下的卓卓战功,也因为其建筑的高大精美。50米,有十几层楼高。在这么高的建筑上,在其四周,有纪念拿破伦史诗般的战功的浮雕及非常引人注目的马赛曲浮雕。所有这些浮雕都非常精美,栩栩如生的浮雕将发生在法兰西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似看到了拿破伦指挥万马千军,鏖战于欧洲古战场的壮观场面。
要说艺术宝库,当首推罗浮宫。最初,它是防御的城堡,后来就一直是法国历代国王的宫殿,始建于1190年。 在1793年, 法兰西共和国成立之后,决定将法国王室的几十万件艺术品向全体公民开放。罗浮宫虽然很大,总面积近 6万平方米,但比之其艺术品的巨大藏量,还是小的多了。所以,密特朗在1981年当选总统后,便有了扩建罗浮宫的想法。后来,他任命了著名的华人建筑师贝聿明来对罗浮宫进行改建。这位建筑大师在未正式接受这个项目之前,携夫人几次到
巴黎暗访,观察罗浮宫的整体及其周围环境。大师于1984年提出了在
罗浮宫正门前的拿破伦庭院建一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引导观众进入罗浮宫参观的入口的扩建方案。方案一出,遭到很多人的议论和反对,批评说玻璃与金属的现代玩艺将会损毁古典庄严的罗浮宫,是什么美国文化的入侵。然而,密特朗总统全力支持,于是,耗资70亿法郎的大罗浮宫计划如期进行,并于1988年7 月竣工。扩建后的罗浮宫总面积由原来的不到 6万平方米增加到16万多平方米。罗浮宫前拿破伦庭院增加了玻璃金字塔,从整体上并没有遮挡、影响到罗浮宫,由于又有三个错落有致的小金字塔及三个呈三角形的小喷水池,使得整个布局很和谐。虽说实是有形,却又因为是玻璃制造的,又似无形。贝聿名的这一独特创意,不失为大师手笔。罗浮宫内部经过扩建,宽敞明亮,各种指示牌清楚无误,使得游人到此参观比以前更为方便了,来参观的人数大增。
法国是一个令人较难理解的国度,在语言上,它奉行惟法语,你很难能让一个法国人和你说英语,但在诸如艺术,文化,建筑上,它却接受了为数不少的新鲜东西,迪斯尼乐园,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一次,大罗浮宫与玻璃金字塔的成功的融合。但在语言上,我遇到过几次,法国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好像听不懂,又像是装聋作哑。要说法国人都不与外国人讲英语,好像又不全是。我也曾遇到过很热情的人。那次,我们走在香榭丽舍大街,快到凯旋门了,我突然想起忘了带胶卷了,时间有限,根本不可能回去取。我进了路边一个摄影用品店,一个法国老头,很热情的向我介绍他的商品,讲的可全是英语。我要了一个胶卷,他要我付50多法郎,并说这里就是这个价格。乖乖,这些钱在北京可以买四个同样的胶卷了。
法国人酷爱自由,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时,法国人民给了正在与英国人打仗的美国人民极大的支持。当时,英国也正与法国打仗,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美国人民很感激法国人民。上一个世纪,法国人民又送给美国人民一尊自由女神像,屹立在纽约港的入口处的一个岛上,自由女神高擎火炬,欢迎所有向往自由的,来美国的人们。
浪漫的法兰西民族,出了多少诗人、作家、画家和雕塑家。有一次在读一本书时,我突然想到法兰西民族富于浪漫,所以出了这么多
诗人、作家、画家和雕塑家。德意志民族富于哲理,所以出了许多哲
学家,理论家、音乐家,音乐由严谨的五线谱上的乐符组成,每一个
都有其定位,创作出辉煌的乐章。音乐也最表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内在气质,音乐也是音乐家在某一思想阶段思想、经历的发挥与表现,以其特殊的形式感召、影响人们的思想,给人们以种种精神上的享受。
法国在欧洲是一个大国,她的辉煌不仅仅在艺术方面。在历史上,拿破伦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在二次大战中,法国也出了让人们不能恭维的一段历史,如对德国一直搞绥靖、妥协的张伯伦主义、德国占领时期的维希政权,好在有一个戴高乐将军,不屈服于德寇,组织了自由法国,在英伦三岛指挥国内的抵抗运动,在德寇被驱除出去 之后,回到巴黎,成为法兰西民族的英雄。战后,在占领德国领土的各国出兵问题上,当时的苏联是坚持法国不能派兵的,理由就是法国在战争中未有对德国作战。但由于美国力主法国出兵,才有了苏美英法四国共同出兵对德国的占领。
巴黎,永远有让人们欣赏,让人们思考的魅力。
上一篇:推荐巴黎市中心的一家小饭馆
下一篇:巴黎4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