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走桂林(五)烈日下的遇龙河(已经是马后炮了,并不限期的待续中。。。)

转了一趟车之后,我们又坐在了桂林长途汽车站旁边那个没有空调的米粉店里,收款小妹仍旧懒洋洋的敲着收银机的键盘,大脸风扇还是不知疲惫的转着头,一切同三天前一样。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点了一碗米粉,一罐冰镇可乐,反正到了阳朔有的是好吃的,咔咔,囫囵吞下食物后,我们又一次连滚带爬的上了开往阳朔的长途车。

享受着车上空调的凉爽我们激动不已。凉快的路程似乎显得特别短,不过路上的风光依然很“桂林”。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阳朔长途汽车站。没等车门完全打开,招揽住宿生意的妇女们就有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吓得我们险些退回到车上,幸亏约好了“晨风”的伙计,否则多狼狈。

等了一会,“晨风”的伙计骑着自行车停在我们眼前,果然是帅哥,网上的的消息还真可靠的,嘿嘿!他说店里的车子送客人去看“印象刘三姐”了,只能委屈我们步行到客栈,说着一前一后背起我们两人的大包,在重量压迫之下我和同伴都没有客气。天色渐暗,我们走在仍旧熙熙攘攘的阳朔街道上,看着街道两旁灯火辉煌的各色小店铺,真有些按耐不住逛街的欲望了。晨风的位置很好,在热闹的西街尽头,很安静,并且步行到西街只需3、5分钟,阳朔本身就不大,难得有个僻静又方便的所在,我们心满意足的住进了4楼的客房,盘算着第二天的遇龙河漂流。

朱明远师傅是网上最劲爆的漂流筏工,网上关于他的文章和手机号码更是到处都有,所以我们在动身来桂林之前就给他打电话预约了漂流,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在晨风安顿下来之后又给他发短信确认了次日漂流的时间,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开始享受阳朔的灯红酒绿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整,我们到在福利镇下了车,见到了传说中的朱师傅。他个字不高,寸头,样貌及其普通,态度非常和蔼,一点不象个靠出卖体力谋生的人。遇龙河一带的筏工都比较朴实,并且及其珍惜工作机会,你一旦跟他预约了漂流就一定不能爽约,因为他可能为了信守对你的承诺而推掉之后的所有生意。朱师傅也不例外,接了我们的生意就特别重视,生怕我们爽约,在漂流前一天晚上还主动打电话跟我们确认,热情洋溢的,让我们如座上宾客一般。

门票180元两人,价钱可以接受,毕竟是6个多小时的漂流啊!买好票,朱师傅带着我们往他住的村子里走,问我们要不要去他家坐坐,还让他的女人回家给我们抓一只鸡带在路上,中午吃,他笑眯眯的看着我们,让我想起家里的爸妈,心里暖呼呼的:),竹筏就在水边,是自带遮阳伞的,看起来很FB。没多会朱师傅的女人就拿着一只眉清目秀,毛色鲜亮的鸡赶来了,在这几分钟里,朱师傅还怕我们闷,给我们在遇龙河口拍了合影,这是我和同伴这一路上唯一一张合影,这服务真是没话说!竹筏稳稳的漂入了河中,我们舒服的坐在竹椅上,翘着二郎腿,抱着相机,开始了漂流,快要变成午餐的小鸡哀怨的趴在我们椅子下面。

遇龙河的名字是由遇龙桥得来的,回来后我才知道,我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遇龙桥,真的桥在河的最上游,是一座有年头的古桥,传说先人在那里遇到神龙,因此而得名了。早上九点钟,河水非常平静,漂流的人只有我们三个,虽然是爆晒,但是此时的遇龙河仅仅是属于我们三人的,河水慢慢的淌着,两岸的群山画卷一般的缓缓展开,我们会有些短时间的迷茫,以为自己就是这山水中的一小部分。朱师傅一路上给我们介绍风光,说说筏工的工作,聊聊农民渔民的生活。他们都是世代以这条河为生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到外面去看看的机会和经费,每当我们问起哪里风景更美时,他总是笑笑说“这些地方啊,看了一辈子咯,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的,想不通有什么可美的。”他向往我们居住的大城市,但他也无法体会大城市的冷漠。朱师傅是个少见的细心人,我发现只要我一举起相机,马上听不到竹竿划水的声音,一定是生怕有振动影响我们拍照,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敬业。渐渐的,河上陆续出现三三两两漂流或游泳的人,独享整条河的光景结束了,看看表,将近中午,该吃午饭了。

竹筏靠岸停下,我们带上鸡走入绿油油的稻田。踩在田埂上的感觉很奇妙,有一种收获的满足,也不知道这感觉从何而来。去黎老根家吃饭似乎是每个在遇龙河漂流人必须做的一件事,其实附近的每一户农民家都可以吃饭,都有著名的“黄焖鸡”“啤酒鱼”“泥螺”,但就数黎老根家最出名,后来才知道,这得益于老根那几个很有出息的儿女。老根的儿女似乎都是涉外婚姻,都上过电视,孙子孙女各个跟洋娃娃似的可爱,小儿子还是阳朔著名西餐馆“红星特快”的老板,这活广告一上,老根家生意不兴隆也难。午餐及其丰盛,我们跟驴友拼了桌,把好吃的菜点了个遍,好吃的连舌头都快吃进去了。酒足饭饱后,开始了下午的漂流。

过了老根家,下半程的漂流明显的人多起来,水也不那么平静了,划过几处小水坝时也显得有些惊险了,不过两岸的山水仍旧是醉人的。在漂流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小学课本里提到的鸬鹚,这真是一种神奇而美丽的鸟,只可惜没看到它嘴里叼着鱼的样子,谋杀胶卷没商量!

漂流结束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的跟朱师傅道别,在问及他那只鸡的价钱的时候,他居然说是送给我们的,不要钱,要知道“黄焖鸡”这一道菜网上最便宜的价格可是50大洋啊,我们实在过意不去,硬塞给他20块钱,最后皆大欢喜。其实这一乘6个小时漂下来筏工耗费体力不说,他们也是没有任何遮挡的,一直暴晒,并且90元/人的门票最后分到他们是手中顶多30元,而他们的服务又是这样的热情体贴,真是挺感动的。

告别了朱师傅,我们搭一辆小面包以2元/人的价格回到了阳朔,准备看晚上的“印象刘三姐”。

(点击看大图)

路边的点心1

(点击看大图)

路边的点心2

(点击看大图)

桂林粉

(点击看大图)

朱师傅给我们准备的午餐

(点击看大图)

撑竹筏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