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光彩的加拉白垒峰(图)

早在3000万年前,喜玛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在这里崛起,于是便有了神韵光彩的加拉白垒峰。

神韵光彩的加拉白垒峰(图)1

加拉白垒峰

加拉白垒峰的走向为东西弧形排列,主脊线上向南侧、西北侧增生着数条支脊,多为陡壁悬崖。山谷中发育着数十条冰川。其顶部比较平展,常年被冰雪覆盖。该地区冰川大都属于海洋型冰川,运动较快,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地势陡峭,因而冰、雪崩自然现象十分频繁。这里雨季较长,同时云量也很大,峰体终日云雾缭绕。

雅鲁藏布江自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冰峰雪山发源,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一千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0°,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十五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峡湾外侧,即东经95.0°,北纬29.8°处,与南迦巴瓦峰相距20公里,而隔江对峙的,就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

关于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一个风黑月高之时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到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它永远驻守在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它杀害的弟弟加拉白垒。这个神话传说,很生动的向我们解释了加拉白垒峰的特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加拉白垒峰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探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