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间隔年---13个月,6个国家,义工,旅行 [十二]

原创:darrensun

转载自:磨坊网

寻人启事

来到muang long,这里离xieng kok只有一个小时车程,我很快就可以看到湄公河了,对面就是缅甸,幸运的话,我可以从那里入境缅甸。在muang long入住的旅馆,我还是看到了那张寻人启事,发现我入住的正是他以前入住过的旅馆,而我要去的地方也是xieng kok,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忧虑。这是美国大使馆张贴的一个美国青年失踪的寻人启事,他叫ryan,与我同龄,在xieng kok的一天晚上一个人在外头步行,后来就失踪了,最后一次目击时间是晚上9点。这件事情似乎闹得很大,因为周边的人都知道这个美国青年失踪的事情。

我又想起了在udomxai的吃饭的时候,同桌一个美国中年人不断警告我如果要去xiengkok一定要小心,说那里是少数民族的地区,有不穿上衣露出乳房的高山族女人,可是人都野蛮,每个人都子佩有枪支,切忌拍照等等。他说话时的诡异表情虽然没有让我放弃去xieng kok的决定,但还是多多少少给了我一点忧虑。而此刻,这种不详的感觉似乎特别严重。

我是否真的要去那里?此刻,我正住在几个月前失踪的ryan住的旅馆,准备去他失踪的地方。想到这里总觉得这真不是什么好兆头,不过,如果真的从那里经过缅甸,又或许根本没有那个美国人讲得如此危险呢。

来到muang long,这里已经基本上没有遇到游客了,我入住的旅馆的主人实在连一句英文都不会讲,我和她讨价还价都是用手写在纸上的。这个接近金三角的小村落一天只有晚上才提供两个小时的供电,于是旅馆房间和车站附近的几家饭馆晚上随时都准备着蜡烛。村里面没有任何可供人休息的地方,能够在饭馆里面喝点啤酒看着冷冷清清的车站已经应该感到满足了。我想,这么偏僻的村庄,这个车站在村民心中是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啊!

午后的muang long寂静得很,街上没有什么行人。白天我是不想睡觉的,因为没有电的夜晚我想会令人十分无聊吧!明天就是13号了,我知道14号是xieng kok的大日子。xieng kok 紧靠着湄公河,对面是缅甸,北边是中国云南,南边是泰国,这里离金三角地区已经很近了。据说每个月的14和18号这两天,xiengkok的市集上便会有来自中国、缅甸、泰国和老挝商人来到这里交易,平时长住山上的高山族也会下山购买一些日常用品,而那些高山族妇女据说便是那个表情诡异的美国人常不离口的“native woman”。

这里离xieng kok只有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早上8点钟有一班车开往那里。原本我是可以等到14号早上再过去的,可是在muang long实在找不出什么事情可做,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这里安静得让人觉得可怕,加上ryan的事情,总让我联想到死亡。

晚上,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电,点上蜡烛,看着缅甸的旅游指导书,决定第二天去xieng kok,而且还要坐第一班车。

这就是失踪了的ryan,我十分碰巧地入住到他以前入住的旅馆,行走的路线更是惊人的相同,甚至连年龄都一样

以下是我到达xieng kok 前的一些相片

老挝的和尚早上在化缘。小芳告诉我说他们光着脚光着头,便临界于地上和天上

我观察了一下,大部分的信徒给的都是糯米,我想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老挝的和尚据说中午过后就不能进食只能喝水,糯米倒是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和尚化缘后都会念一段经后才离开

老挝大部分地区看到的电视都是卫星电视。还记得当时看到了印度锡克教黄金寺庙里面24小时直播的法会,还以那就是印度教的东西,甚至幼稚地认为所以的印度男人都戴锡克教徒漂亮的头巾

在老挝,随处可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援助项目,这是欧盟的教育援助项目

这是美国的禁毒援助项目

中国的“代替种植”项目倒是做到实处并且颇具中国特色,据说中国政府鼓励当地人弃种罂粟,改种成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树,中国政府无偿支援技术和树种,并高价购买他们的橡胶

这是典型的北老挝露天早市

对面的缅甸

坐在开往xieng kok的pick up bus上面,我感情有点复杂,想象着它的样子。车子开到一个较大的村庄,突然来一个拐弯便把所有人都丢在一个市集门口,我一下车,有点傻了眼!市集旁边人来人往,穿着各式各样服饰的人拿着自己的货物摆在地摊上面叫卖,不断有人带着购买的商品从市集里面走出来,同时又有一些不知道哪里出现的人走进去,更令我意外的是,我看到了美国人跟我不断重复的“naked women”。她们并不是不穿衣服,只是她们不穿内衣,外衣也不上扣,乳房便露出来了,而她们就是这样露着乳房,在市集里头大摇大摆的走动,和别人讨价还价。这样如此充满地方特色的市集是我第一次看到,我还怀疑今天就是14号呢,照这么看,平时的市集如此热闹,明天的市集岂不是更加有意思。我背着背包走在市集里面感觉有点格格不入,决定找旅馆住下来。

可能原先做足了坏打算,Xieng kok给我的第一印象一点都不差,也并没有任何感觉危险的气氛,原本担心的事情似乎觉得不可能发生。不过因为刚刚到,我还是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特别是拍照,我还是按照美国人的建议没有乱拍照,毕竟这里接近金三角,对面就是毒品泛滥的缅甸,虽然很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在这里开展大量的援助项目,发展当地经济,杜绝罂粟的种植,可是据说附近的毒品依然是老挝最集中的区域。

如我所料,我还是得用手语和学到的几句老挝语加上写字一同用上,才和旅馆的老板谈好价钱并请他给我一张新的被子。旅馆其实就是一栋有6间房间的平房,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公共厕所和浴室都没有,厕所倒是无所谓不过洗澡却是一个问题。我并不觉得似乎来到一个不毛之地,反而因为市集的人群氛围,让我感到一股莫名的激情。

我放下背包,走出旅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那个出入境办公室,确认我是否能够从这里过境缅甸。Xieng kok实在太小了,我想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它走完。出入境办公室应该是在湄公河旁边吧,因为从这里出境老挝就只能通过湄公河了。走到湄公河旁边,看着对面的缅甸,那里只是一个绿郁苍苍的山头而已,没有任何的出入境建筑,因为我来得早山头上面还雾气未消,感觉回到了越南战争的丛林。我顿时对从这里出境老挝进入缅甸感到希望渺茫,当我站在传说中的出入境办公室前面的时候,看着这间小得可怜的平房,我更加肯定不可能从这里过去,这不像是给外国游客过境的关口。可能缅甸大使馆的人说的对,我是不可能从老挝陆路进入缅甸的。

我做好应战的姿态走进办公室,看不出办公室里头谁是负责人,问了大半天发现没有一个人会讲英语,还是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的答案。我想他们估计知道了我的意图,在老挝的村庄里面混过的人,我想都对自己的身体语言比较自信,可听力依然是个问题。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想对我说什么,不过一个出入境办公室里面没有会讲英文的工作人员,似乎已经十分明显地向我表明从这里入境缅甸几率的渺茫。

我想我是面带不满离开出入境办公室的。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深深感到失望,一想到自己又得回国了,心里就莫名其妙地感到不舒服。我想,这个所谓的出入境办公室应该不是国际口岸吧,就像云南过境缅甸只有瑞丽口岸一样,其他像打洛这些国家口岸都不向外国人开放的。这个口岸可能只给周边的居民开放而已吧,我想。老挝的muang sing 也有一个关口进入中国云南,可是只向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公民开放,我因为不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居民,想回国还得走boten关口进入中国磨憨的。

下午,我心情有点稳定,看着这个迷你型的小村庄,觉得其实它是很美丽的。突然想到美国中年人将这里的情况跟我讲得枪支毒品泛滥、如此严重和恐怖,不禁觉得也太过夸张了,加上巧遇ryan的事情,一直都把我弄得神经兮兮的。不过并不能怪美国中年人,我想,每一个旅行者在传达信息的同时都会潜意识地将经历夸张化,很多并不是十分令我震撼的地方传闻中却是十分叱诧风云的。况且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我想,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加上个人的感情色彩在里面就不免有点偏差。

不管怎么样,我想,我不得不回中国云南了。

我一个人走到湄公河旁边的一处沙地,这是在去出入境办公室的路上我发现的,带上一支老挝啤酒,坐在地上看着河对面的缅甸,她和我就区区几十米的距离,我却要都一个大圈才能进入缅甸。

而这一圈,便是1300多公里!

早上来到xieng kok,雾气未散,对面的缅甸就如越战丛林,我实在想象不出怎么从这里过境缅甸

这是xieng kok旁边一个小村庄的房屋

美国中年人阴影还在,只敢远远地拍照

村里面的猪

这就是美国人中年人常挂在嘴边的“naked woman”,她们正在工作,做搬运工

她们其实很和蔼,与美国中年人说的“野蛮”完全是两回事

对面的缅甸,美丽的湄公河

可是从这里,我过不了去,只能望江兴叹

1300公里路

2007年1月23日,我从瑞丽出境,正式进入缅甸境内,算是结束了云南的过境行动。兜了一个大圈,终于从老挝辗转云南直到缅甸了。这一趟下来,花了我六天的时间,算了一下,总共走了1300多公里的路程,坐班车也搭便车。

离开xieng kok的时候,我坐的是湖南商人钟先生女婿的货车,这一点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而钟先生一家是我在xieng kok认识的,第一次知道他们是中国人的时候确实令我吃惊不少,时常会令我有“居然在xieng kok这里遇到中国人”的感叹,毕竟,在我走过的老挝里面,应该没有一个地方比它还要更加偏僻的了。认识钟先生一家是我到了xieng kok的第二天,就是14号,我以为会有更大的市集交易,我做足准备也咬紧牙关打算视死如归一定要到市集拍照的时候,却发现市场空空如也!我傻傻地站在市集前面发愣,有点不敢相信昨天这个市集热闹的喧嚣,而今它却空无一人。是不是要到下午才有呢,我心里还怀着不切实际的希望。钟先生的杂货店就开在市集门口的正对面,我去询问为什么今天市集没有交易的缘故,用英文交涉了老半天,才发现他们就是中国人。钟先生在老挝已经9年没有回家了,16年前来到老挝的,现在将这一口流利的老挝语,和当地人打交道的时候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我想,他们经营的杂货店生意应该不错才是,因为他们所有亲戚朋友好像都在老挝,好像连女婿那边的人也都经他介绍来到老挝做生意来了,也都是开杂货店卖中国商品。

我原本打算从xieng kok到会晒(Huay Xai)的,可是因为xieng kok找不到合适的船去那里也就打消了念头,并不是船夫不愿意去,只是价格太高了,而在这种地方也绝对找不到游客结伴分摊的。于是,我便在xieng kok闲待了一段时间。有空没空常到钟先生店铺那里聊天去,后来也就熟了。离开xieng kok的时候,因为钟先生的女婿要回国进货,于是也就顺便坐着他的货车离开了。

不想到,最后离开老挝的时候,还是离不开中国的影子。连如此偏僻的xieng kok都有中国商人的踪迹,而我原本竟然将这里视为金三角的险地,不禁感到有点可笑。

我想,很多地方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危险,很多“危险”的地方可能只是由于旅行者对自身经历夸张的表述而产生了一种危险的错觉吧。

总之,我离开了xieng kok,回到了云南,匆匆经过了勐腊、景洪,来到了瑞丽,进入了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