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作“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林林总总的寺庙;已与灵异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喻示着宗教对这方上地的人文精神非同一般的渗透。即使你并非佛教信徒,在参观了众多的寺庙后,也会感受到来自人们心灵那种强大的力量。
藏民们不离手的转经筒
巍峨耸立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大昭寺,我们早已熟知。大家不知道的是,拉萨城里还有众多有趣可爱的小寺庙,要是都转遍了,也要好几天。虽然他们藏在不易发现的地方,虽然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虽然他们并不金碧辉煌,但是班驳古旧的痕迹赋予了他们更鲜活的内涵,嘈杂的环境让信仰变得更加容易被人理解。
走在拉萨的街上,通常在街道的转角,都会有唱经之声,基本上都是来自席地而坐的流浪者。不时会看见一座班驳古旧的宅院,上面钉着金属牌,写着“拉萨古建筑保护院”。
扎基寺 全拉萨唯一财神庙
扎基寺在拉萨市北郊的扎基路。因初建时仅有四个喇嘛,故寺名“扎希工巴”(意为四喇嘛寺)。
扎基寺
每天清晨,前来扎墓寺朝拜的人流蜿蜓曲折,如同一条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成的一小河,缓缓流向主殿。虽然外人看来扎基寺很小,但在拉萨本地人眼里它却绝对与众不同,因为这是全拉萨唯一的一座财神庙。每周三去扎基寺朝拜的人最多,会排很长队。平时如果去的早赶不上开门,也要排队等候。
扎基寺朝拜需准备三件东西:桑枝、青稞酒、哈达。程序是进入寺庙前先煨桑,然后在殿内敬献青稞酒,然后敬献哈达。当然以上三件东西扎基寺门口常年有售,高中低档均有。敬献程序也不复杂,只要尾随一个藏民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扎基寺不要门票,去之前准备布施。扎基寺有很多加持(开光)过的护身符,寺院内还有一个专门的旅游用品商店。
此外,寺内有不少清代汉文匾额,并有清道光时汉藏文铜钟一口。寺庙建筑基本完整。该寺附近,有一座扎希拉母神殿.殿内供两尊神像,一为人身鸡爪扎希拉母神塑像,另一尊为左手持伞、右手持扇的土地神,据说是五台山的土地菩萨。
相关阅读:供奉财神的扎基寺(图)
格萨拉康(关帝庙) 别有乐趣
格萨拉康是一座小小的汉地寺庙,坐落在布达拉宫西南的磨磐山上,供奉着一位汉族的英雄——关公。
拉萨关帝庙
拉萨的关帝庙就是藏汉民族和谐交融的见证,也是很奇特的一个小寺庙,可以说是别有乐趣。二百年来这座神庙遗址为拉萨人所信奉,很多信徒香客到关帝像前抽签占卜吉凶,决断疑难,人们还把母鸡带到关帝庙前来放生,寺庙周围常常出现鸡群争食的景象。
拉萨认把关公当成为藏族人的民族英雄格萨尔王来看待,这种传奇的故事与庙宇,,想来是拉萨最特别的景色。寺庙很小,约20~30分钟左右就可以浏览完。
关帝庙相关阅读:别有乐趣的拉萨关帝庙(图)
仓姑寺 露天茶馆 酥油茶飘香
仓姑寺在林廓南路上,林廓路是拉萨人的转经道,绕布宫,大昭寺及老城区一个圈。林廓东、北、西都是大道路,很好找,唯独林廓南是条小路,隐藏在旧城区的房屋之中。
仓姑寺
仓姑寺始建於明代,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创建人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古觉群丹。
仓姑寺是一座尼姑庙,得名却不因此而来,“仓姑”两字仅是翻译过来的名字罢了。传说松赞干布在此曾有个闭关修行的山洞。而如今,让仓姑寺闻名的不只因为它是少有的尼姑庙,还因为它有一应俱全的诊所、小卖部、甜茶馆。
仓姑寺甜茶馆里,喝茶,吃包子,聊天, 发呆,打盹……用不着时刻看手表看手机时间。全国80%的开水壶(装酥油茶甜茶用)和80%的毛票(布施用)都在西藏。用大钱去茶馆柜台或寺院里换一叠零票,遇见伸手就给他们一张,他们对露出灿烂的笑,这种感觉妙极了。在内地如果你给一个乞者一毛或一块钱,他们可能会当你的面扔掉,嘴里还叽哩咕噜骂一顿,施者和被施者的心情都搞得糟糟的!哪有在藏区做布施的这种愉悦,我们正为自己出手小器而窘迫时,对方已经向你展开光明灿烂的笑容……
仓姑寺相关阅读:隐藏在角落中的仓姑寺(图)
色拉小寺 在巷子绕来绕去
这个小寺庙不大好找——你要先找到林廓南路,然后是绕赛二巷,最后,拉卜色坚嘎还在绕赛二巷的一个小巷子里。
藏在深深巷中的色拉小寺
色拉小寺没有汉文招牌,藏文音译为——拉卜色坚嘎寺,是格鲁派寺院。
虽然寺小,但一进门就是高台阶,所以颇具气势。另外,寺庙围墙的黄颜色,在高原的阳光下也显得非常饱和。
色拉寺相关阅读:以辩经闻名的色拉寺(图)
南方三佑寺 毗邻小店铺
看完色拉小寺,退回林廓南路。往西行至十字路口,西边就是南方三佑寺。
南方三佑寺
南方三佑按照字面意思,即南方三个保护神,不知道这种字面意思同实际意思出入大不大。八廓古城有东西南北四大三佑寺。这里是南方三佑寺,西方三佑寺据说在鲁固路,北方三佑寺在小昭寺路,东方三佑寺原先在拉萨清真寺边,文革时被砸了,至今都没重建。南方三佑寺是甘丹寺的小寺,它的旁边能看到甘丹寺开的小店铺。南方三佑寺进门就是转经筒,院子由僧房和大殿围起来。僧房上面种的花是寺院最漂亮的点缀。楼上的殿里供着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楼下的殿里除了宗喀巴,还供了甘丹寺的黑白照片。
院内右侧是佛殿,共两层,一楼为佛堂,堂外围绕“廊热”,朝完佛就转“廊热”,跟次巴拉康布局一样,能祈求平安健康。据说,要生小孩的信众来此朝拜,能顺利生产,特别灵验。“廊热”左侧偏殿端坐着一喇嘛,一手持钹,一手敲鼓锤,钹鼓相闻,声若洪钟,响彻整座寺庙。二楼大殿外,鲜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寺内有许多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据说多为日喀则、山南等地的信众,寺内为其免费提供食宿。
萨迦小寺 西方三佑寺的邻居
萨迦小寺在林廓南路,距西方三佑寺不远,路口有一个指示牌,上面标注着“萨迦寺”。
萨迦小寺
萨迦小寺当然是萨迦主寺的下属寺院。(萨迦主寺在萨嘎县,大部分也在文革时被毁掉了,不过留存的部分依旧颇具气势。)
之所以有很多小寺,一方面它们附属于各自的主寺,属于主寺的财产;另一方面,以萨迦小寺为例,主要是为了保证那些难以去主寺朝佛的人,也有便利的拜佛之所。
有意思的是,萨迦寺和直贡梯寺历史上曾有过一次不共戴天的争斗,结果萨迦寺举寺奔袭千里,将直贡梯寺杀了个片甲不留;而如今,它们各自的小寺,也就是萨迦小寺和西方三佑寺,却在大昭寺周围相安无事地做起了邻居。
萨迦寺相关阅读:第二个敦煌——萨迦寺(图)
奴日松贡布寺 直贡梯寺的下下属小寺
据说鲁固路上有一个西方三佑寺,可是现在找不到了。传说中西方三佑寺是直贡梯寺的小寺。墨竹工卡县的直贡梯寺有全西藏最著名的天葬台,附近还有风景优美的德仲温泉。虽然没有找到西方三佑寺,但是却找到了貌似西方三佑寺的一个奇怪寺庙——奴日松贡布寺。
奴日松贡布寺
奴日松贡布寺的具体位置在鲁固一巷和八廓南街两个路口的街区中,寺口朝西。它是羊日岗寺的小寺,而羊日岗寺则是直贡梯寺的下属寺院。
这个小寺的唯一标识就是它的转经筒了,否则真的很难发现。寺里院子极小,大殿更小,供着一幅长得像爱因斯坦的照片,回来一查,才知道这个照片背后的八卦。原来,羊日岗寺的活佛丹增多吉是个爱听hiphop的年轻活佛,而照片上的“爱因斯坦”则是他的老爸,这位老爸也不简单,以前曾经是直贡梯寺的阿贡法王。
直贡梯寺相关阅读:雪绒河畔的直贡噶举派寺庙群(图)
敏珠林玛尼拉康 大转经筒
繁华的八廓街上也有小寺庙,在八廓街北面,过了著名的夏帽嘎布,朝着大昭寺方向走去,进去的小路左边就是一处小寺庙,右边的一座大房子则是“朗孜夏”——古代西藏的监狱。
左边的一座寺庙是敏珠林寺的小寺——敏珠林玛尼拉康,里面有一个大转经筒,总有很多信徒在转它。
敏珠林寺相关阅读:与众不同的敏珠林寺(图)
丹杰林寺 佛堂里供奉着酒瓶
丹杰林寺在丹杰林巷,如果在大昭寺与北京路相连的主入口街道上,你曾经因为在光明甜茶室喝多了,尿急奔向其斜对面小巷子里的公共厕所,那么从厕所出来就可以看见丹杰林寺的大铁门。
桑耶寺的小寺丹杰林寺
丹杰林寺是桑耶寺的小寺,属于宁玛派寺庙。
只要一走进丹杰林寺,就会闻到酒味儿,因为佛堂里供奉的酒瓶子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丹杰林寺有一尊佛像很特别。
桑耶寺相关阅读: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组图)
策门林寺 居民区中的寺院
出了下密院,往西到藏医院路对面前行,策门林寺就坐落于路口处的巷子里。它不是单纯的寺院,同时也是居民区。进了小院,同古城南线的小寺庙不同,这处庭院中的寺庙虽然同样冷清,却阳光普照,完全没有城市中的拥挤。
策门林寺
寺庙中的壁画同下密院也不同,刚刚修复,油彩鲜得发亮。
木如寺 小寺庙里隐藏的印经院
拉萨境内有新、旧两座木如寺。旧木如寺位于大昭寺东北部,吐蕃时期属藏传佛教宁玛派。新木如寺始建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又称“木鹿寺”。新木如寺位于北京东路,坐北朝南,共有房屋300余间。寺院建筑前低后高,寺前部为僧舍,后部为主殿。
木如寺
主殿第一层前半部为大经堂,后半部为佛殿。经堂面阔9间,进深7间。佛殿为3间,中间佛殿近于正方形。其两侧佛殿面积较小。寺院东西南三面为僧舍,各三层。西侧僧舍建筑布局最具特色,其前后为两排南北向僧舍,其间夹一狭长院落,东面为一排南北向僧舍。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木如寺均举行隆重的年祭跳神舞木如古朵。现在寺院为西藏佛教协会印经院。
北京路上最东端的小寺庙是木如寺印经院,规模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左边是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的大殿,右边则通往一所大门紧闭的黄房子,有些年久失修。
木如寺相关阅读:木如寺——小寺庙里隐藏的印经院(图)
下密院
下密院
出来继续往西走,首先看到的是下密院,它有着一个银色金属招牌。大殿里头,壁画残缺不全,尚未修复。这里是学习密宗的地方,而上密院就是著名的小昭寺。
默如宁巴寺
拐过一个弯,右边又是另一个不知名的小寺庙。这个小寺庙的说明中写道,它名叫“Jhamkang”,取“吉祥水”之意,曾经是宗喀巴弟子的习法之所。
继续往前,走进一个院子,赫然看到“木如寺商店”的招牌。不过,这个院子可不是木如寺,它叫“默如宁巴寺”,供的是松赞干布。
噶木下寺
噶木下寺
位于嗡堆星卡路上的“噶木下寺”。这个寺庙的门口在一个死胡同里面,在外面只能看到寺庙的后墙。这个小寺距离老城的清真寺不远。
次巴拉康寺 香火最旺的小寺庙
香火最旺的次巴拉康寺接下来回头进入小昭寺路,探探古城最后两个小寺庙。进小昭寺路不久,右边就有一个棕色的指示牌——北方三佑寺。小门里狭长的廊道配着转经筒,进去两间不大的大殿,同对面的民房难分彼此。小昭寺路继续往前,就在小昭寺旁边,到了此次最后的目的地,也是香火最旺的一个小寺庙——次巴拉康寺。每天这里人来人往,门口总聚集着一堆乞讨者,门内转经筒对面也总是坐着一排乞讨者,注视着来此上香的香客们。大殿里的小转经道总是摩肩接踵的,大殿里供奉着无量寿佛,也许这就是它香火极旺的原因吧。
上一篇:碧土 茶马古道最后的驿站(图)
下一篇:天堂绝色然乌湖(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