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一定会下雨吗2024 雨水节气的养生小知识

雨水节气更新时间:2024-01-04 15:56

导语: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接下来的内容将从雨水节气一定会下雨吗2024和雨水节气的养生小知识开始,一起来看看吧。

雨水节气一定会下雨吗2024  雨水节气的养生小知识

一、雨水节气一定会下雨吗2024

“雨水”并不意味着这天一定降雨,而是代表着降雨的开始、雨量的增多,温暖柔润的春天正在悄然来临。但是,近30年气象大数据表明,黄河流域雨水节气第一次下雨的概率超过2/3。滋润万物生长的水,皆从雨而来。二十四节气中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直接反映降水,可见中国先民对雨水的关注。雨水节气被人们喜爱的原因也在于此——与其说人们期盼下雨,不如说人们期待的是“雨水”带来的丰年希望。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雨水的含义不仅是指冬去春来冰雪融化为水,而且也包含天降雨水。

雨水节气到来,一股股暖湿气流的滋润下,气温逐渐升高,冰雪消融,下雪的日子明显减少,随后降雨开始且雨量增多。雨水之后,气温回升较快,雨量渐渐增多,各地树木、花草开始萌动,越冬作物开始恢复生长,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即将开始。

雨水前后,冬小麦、油菜普遍返青开始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适当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国的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降水量一般较少,常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一场春雨一瓢油”,春雨及时满足冬小麦、油菜返青,起身时对水肥的需求,使小麦、油菜苗尽早发育。每次雨后,农民都要耕作除草,破除板结,这样做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土壤保墒、贮存水分。

二、雨水节气的养生小知识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极为不利。春季人的肝气旺盛,怒气伤肝,因而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生方法,陶冶性情,保持情绪稳定。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

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雨水节气一定会下雨吗2024,雨水节气的养生小知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