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博白县宴石山风景区

别名
宴石山风景区
开放时间
全天
旅游景区级别
2017年(3A)
所在地/隶属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顿谷镇宴石山风景区

基本介绍

景区面积24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7平方千米。周围群山连绵,层峦叠翠,南流江从景区蜿蜒而过,两岸翠竹垂柳,绿树成荫,构成了奇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主要景点有:堪称“天下丹霞第一桥”的宴石大仙桥;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广西年代久远的寺庙——宴石寺;建于东汉广西较早的道观——紫阳观和雕刻于隋末唐初广西现存较早的摩崖造像。此外,还有许多极其罕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如“烛光照古刹”、“左青龙右白虎”、“大小仙桥”、“阴阳巨石”、“一线天”、“出米洞”、“古城”、“仙竹梯”、历代石刻等等。据《粤西金石略》的《新开宴石山记》所载,在宴石山的临江处曾凿有约五丈余高的佛像一座,未穷何年代所凿,遗憾的是,此巨佛在清末或民国初已坍塌落入江中。20世纪50年代末,宴石寺被毁,1988年重修。修复后的宴石寺重振大名,四方游客如云,每年年初,信徒、游客自发形成朝拜庙会,农历正月初三达到高潮,多时达3万人以上,少也有2万多。现已开辟有古寺朝拜、丹霞览胜、南流泛舟等旅游项目。

景点景观

博白古八景之首,玉林市十大景区之一,典型丹霞地貌。景区山体多为方山,顶平而开阔,有“山如方石”之喻。宴石山因山顶平坦能摆千余桌宴席,故而得名。整个景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具有山峰秀、岩洞奇、石头美、江水清等特点。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宴石寺

宴石寺:位于宴石山南麓,唐咸通六年(865),唐节度使高骈征南诏,途经此地所建,后经南汉都监刘崇远扩建,号“觉果禅院”。寺的南面有两石笋,高数丈,恰似一双红烛对寺而燃,构成“烛光照古刹”自然景观。

宴石仙桥

宴石仙桥:又称姐妹仙桥、大小仙桥。位于宴石山南1千米南流江两岸。大仙桥长100米,内空最大跨度84.9米,宽6米,高32.3米,厚15.2米,据全国丹霞地貌专家考察认定,该桥为丹霞地貌中跨度、高度、桥面宽度最大的天生桥,堪称“天下丹霞第一桥”。小仙桥与大仙桥隔江遥相呼应,据说在江中还有一座水上仙桥,枯水期隐约可见,三桥并立,令人叫绝。

一线天

宴石山有一线天,亦名“一线曙光”。人在山底,仰首张望,昭昭一线,长可半里,故曰“一线天”。穿梭于山之西的南流江,如翡翠如玉带如明珠,镶嵌在宴石山的险峰奇谷中。乘车出城来到南流江畔,碧水丹山眼来。看着碧绿江水,水光潋滟,水抱着山,山绕着水,水映着山,山衬着水,不觉怦然心动。走进宴石山,可逐一领略其特有的迷人风采。

洞穴

宴石山南的悬崖崖壁下有“洞天”、“洞池”两岩洞,传为陈越王大宴群仙处。岩皆盘石壁立,高近百多米,因陈越王宴于此而得名宴石。公元865年,唐咸通节度使高骈奉旨率兵南征南诏,途经此地,分别塑佛像于“洞天”和“洞池”内,创建了宴石寺,已有1100多年历史。此寺因石洞体积所限,规模不大,气势却甚雄伟。宴石寺是广西境内第一个建立起来的佛教寺庙,所以被称为“广西第一寺”。南汉乾和十五年,都监、盐铁运使刘崇远对此庙曾重新修建,用铁铸释迦牟佛像、十八罗汉、五百阿罗汉置于庙中。南汉帝刘晟颇信佛,刘崇远请其命名并赐墨宝,即命宴石山为“鹫峰”、宴石寺为“觉果禅院”,并亲笔书之,大室元年﹙957年﹚凿成,二年立碑以纪其事,碑文尚存。当你走进寺门,迎头可见“鹫峰”的石刻,笔迹已模糊不清,洞内械壁“觉果禅院”苍劲有力的笔迹保留。宋朝宰相蔡京的第三子蔡绦,被贬白州时曾到此浏览,洞右壁的“人间天府”四字即为其所题。

洞外树木四季常青,洞内冬暖夏凉,风雨不透,是天然的疗养之地。宴石寺历代均出名僧,名声远播。石寺洞天,内有寺庙称为“静默堂”,亦为刘崇远所建。寺顶半壁上有竹梯,据道光版《博白县志》记载:“寺顶半壁中人迹不能至,有竹梯一具,不知置自何时,询近百岁老人称,幼时已见如此,又询故老亦然。常经风雨漂剥,久不伤坏,亦神物也。”此梯犹存。由此看来,在雍正王朝出生的人眼见此物存在了,它的寿命至少超过五百年以上,称为“神梯”亦不为过。寺的南面有两竹笋,高30多米,巍然屹立,犹如两支特大无比的蜡烛,正向宴石寺神仙宴会点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解放前,宴石寺烟火颇盛。20世纪50年代,宴石寺被拆毁。1988年乡民筹资重建。

标签: 3A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