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沙氏故居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沙村

基本介绍

沙氏故居,沙氏是指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一门五兄弟。 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由南而北第次升高,为二进四开间院落。占地面积574平方米。故居是沙氏五兄弟的出生地,又是鄞州区、奉化市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

景点景观

沙氏故居是一幢二进四开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座北朝南,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前面的一进原来有平屋,因白蚁侵蚀已经拆除改为天井,后进楼房是沙氏兄弟出生、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故居共有二楼,楼下共有三间,堂屋正中间悬挂着一幅沙文求烈士的放大遗像。遗像下面的茶几上,放置着一尊沙文求塑像,出自沙耆之手。中堂右侧的厢房为接待室,里面悬挂着沙耆亲手画的沙文求烈士油画像;廊柱上挂着沙孟海敬录的毛主席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士,敢于日月换青天”的楹联。还有市、区有关领导为故居所作的题字十余幅。中堂左侧的两厢房内设为陈列室,用固定的展览版面28块,分为三部分介绍了沙文求烈士伟大、光辉的一生。第一部分:矢志救国,锻炼成长,共8块版面;第二部分:返回故乡,从事农运,共6块版面;第三部份:鏖战羊城,烈火永生,共14块版面。橱窗内有沙文求烈士少年求学、工作时候的作业簿、笔记本;有他给兄弟以鼓励并自勉的亲笔信、书籍及农运起义时用过的工具、刀具等。故居的楼上,东边一间陈列着沙文求烈士的遗孀王弥的遗像以及生平事迹介绍,还有一些旧式床、写字台、柜、橱等。西边的一间陈列着沙氏兄弟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及家具十余件。二楼中间两间厢房陈列着大哥沙孟海、三弟沙文汉、四弟沙文威、五弟沙季同以及沙文汉的夫人陈修良的事迹,挂有沙文汉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照,橱窗里还陈列着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探望沙文汉夫人陈修良的照片和沙文汉、陈修良选集以及他们读过的书籍等。故居后边的围墙内,还有一株银杏树,这是由沙文求烈士在当年亲手栽植的。如今已经干壮叶茂,苍翠葱茏。

历史沿革

在梅溪水库的东侧,有一个沿崇山而筑的村庄,这便是著名的沙村。据《沙氏家谱》记载,沙氏家族在南宋时由蜀迁移到宁波,已有800多年历史,沙村因村民多姓沙,故以沙村名之。沙村不仅以“沙氏五杰”闻名,而且也因其是我区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的诞生地而富有历史意义。沙氏故居就位于沙村,是沙氏五杰(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季同)的故居。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季同在母亲陈龄的支持下,在大革命期间相继参加革命。沙氏故居原是沙文求烈士故居,1984年被鄞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入鄞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该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名沙氏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