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

别名
青岛一战遗址展览馆
开放时间
08:30~16:30
博物馆等级
国家一级(文物)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京山路26号

简介

青岛山炮台遗址,系侵华德军1899年所建。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曾被德军诩之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惟一的战场。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该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

建筑布局特点

从建筑布局上,分为作战指挥、生活卫生、后勤保障三个区域。内部还建有发电机房、锅炉房、水泵房、会议室、兵器室、机要室、官兵餐厅、卫生室、洗澡间、警卫兵室、勤务兵室、秘密逃生孔道等。三道保存完好的大铁门,具有防弹、防毒、防水的功能。当年德军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施工方法所建成,还设有防水、防潮隔离带。

战略地位

青岛山,又名京山。从山势环境来看,青岛山不仅是前海一带最高、最没有遮拦的山,而且也是南控青岛湾、北扼台东、四方和后海一带的最佳制高点。所以在青岛早期的战略形势图中,青岛山的中心地位是没有人能动摇的。青岛山炮台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从当年清政府和德军都在这里建立炮台可以得到证明。德国人入侵后,称此山为“俾斯麦山”,于山的南北两处各设一处永久性炮台,名“俾斯麦炮台”,这是以德国的“铁血首相”之名而命名的。南炮台有野炮4门,北炮台有野炮两门及机关炮两门。南、北炮台均险设于山腰危岩处,居高临下,东与太平山,西北与贮水山炮台组成护卫市区的一道屏障。

青岛山炮台地下指挥所是侵华德军于1899年始建,由500个中国劳工历时6年盖成,与南、北炮台合称为“青岛山炮台”,扼守青岛海口,俯瞰青岛市区,负责整个青岛的防务指挥任务,被侵华德军称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日德战争初期,该炮台在还击日军的战斗中“颇著劳绩”,后来德军兵力不支,被迫向日军请降,德军“愤恨之余将该炮台炸毁”,只有部分保存尚好。

军事配置

德军占领青岛山后,在山南坡安装了两门克虏伯大炮,在北坡安装了四门,并将山体掏空,建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地下要塞,这就是炮台地下遗址,俗称“德国地下军事指挥所”。

这座“地下军事指挥所”共1600平方米,42个房间,共分为三层:最上一层为军事观测区,二层为作战指挥区,三层为后勤区。这些分区虽功能不同,但上下相连,左右均有通道和出口。遇到战事紧急情况,还有“紧急通道”。在要塞内,不仅有作战指挥室、报务室、会议厅、营房、锅炉房和弹药库等等,还有医务室、仓储室和水井、厕所等。所有作战所需的房间和物品,均应有尽有,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作战单位。

在山头的外部,为了保卫地下要塞,德军还设立了不少防御性碉堡和暗堡。为了使这些军事设施更有隐蔽性,德军还在山上种植了黑松、刺槐、青朴、黄连木和短柄袍等。

炮台下面的海洋大学曾是当时的俾斯麦兵营,保护着这里,平时有士兵把守,一旦战争发生,德国驻青岛的高级指挥官对上直接接受德国胶澳总督甚至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

历史缩影

1998年建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坐落在青岛山东北麓。展览馆内史料翔实,借助于300余幅照片及上百件实物,将胶澳设防、胶州湾事件、德国的殖民统治、日本的军事侵略、苦难与抗争、“五四”运动与青岛等六段史实真实地再现,详细全面地展现了从1897年到1922年间的青岛历史。从“巨野教案”引发的“胶州湾事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军的侵略;从群众的奋起抗争到由于要收回青岛引发的“五四”运动,走进青岛山炮台展览馆,就能够了解到青岛几十年的历史缩影。

旅游资源

青岛山炮台是日德之战仅存的战争遗址,同时也是青岛市优秀建筑。青岛的百年都浓缩在这里,炮台背后承载的这段历史对于教育公民有很大作用。炮台作为反映日德战争与青岛殖民统治的宝贵历史遗址,也在发挥着旅游资源的作用。除炮台遗址和展览馆,青岛山公园内还建有知春、翠波、览趣、梅友等春夏秋冬四景,还有“福”字照壁、伦克忠烈士纪念碑等景点,成为一处集教育、休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新的人文景观。目前,青岛山炮台已挂牌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并已与50多家旅行社签定协议,客流量有了不小的提升。在这里,人们可以登高望海,游山踏青,也可以追思历史,感受青岛百年历史沧桑。

历史价值

青岛山炮台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独特资源。近年来,青岛山炮台遗址相继修复了原德军地下指挥部,建成了展览馆,使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日益完善,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使遗址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每到全民国防教育日、胶州湾事件纪念日等日子,炮台遗址都要举行相关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历史的对比,多侧面开展活动,特色鲜明,教育效果显著。

青岛山炮台是帝国主义侵略青岛的一个铁证,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炮台遗址是内容丰富、直观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教材,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和证据生动地讲述了青岛的一段屈辱经历,这段历史不仅让人们看到青岛遭受的殖民统治,更看到了不屈的抗争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它提醒着人们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要受欺、腐败就会亡国的深刻启示和教训,提醒着后人知耻后勇,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