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胜水禅寺

别名
胜水禅寺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垛庄镇莲花山

莲华山胜水禅寺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西南部地区的一座古寺。莲华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西南40公里、垛庄镇南4公里的黄沙埠村北侧,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方圆20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状如莲华,层层涌起,故名莲华山。《章丘县志·山水考》云“莲华山在县治之南八十里,陟山四望,如十万芙蓉直穷天际”主峰磨二起海拔763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山体像上下两起磨而得名。此峰又名灵鹫顶,盖因深山藏古寺,佛法大昌,誉满齐鲁而得名。

其下诸峰如众星捧月左右环拱,朗若翠屏,双溪发流,清泉甘洌。麓脚横波,海山水库碧水悠悠。隔水远望,岱北诸峰云烟隐隐。岭间沟壑纵横,佳木葱茏,碑碣夹道,殿阁峥嵘,历来为佛道圣地,人间仙境。胜水禅寺位于莲华山楚峪之上,丹崖映辉,松柏蔽日,灵塔矗天,石洞幽邃。

《县志·楚峪》载“楚峪在莲华山南峪,有李开先《浩贤禅师碑铭》云”圣泉寺,按济出为楚,圣泉即楚水也"乡人以峪为名又叫楚峪寺。相传寺院始建于隋末唐初,先为胜水庵,住比丘尼,明代僧人住持,曾改名圣泉寺,清代僧道轮番进住,香火不断。寺院自古为齐鲁名胜幽奥之域,地灵人杰,高僧大德在此隐栖卜居,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浏览,留下许多人文古迹,传闻佚事。

最著名的是明代永乐十年遗留的《浩贤禅师塔铭》。塔铭撰文题额者为明代永乐年间中顺大夫太常卿兼经筵侍书程南云,此公为宣德皇帝的老师,曾书写永乐皇帝的长陵碑。书丹者为明代另一国手,时奉政大夫左春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养正,他还在孔林中书写大成至圣文宣王碑。塔铭集两位明代艺术大师之大成于一身,弥足珍贵,堪称镇寺之宝。

二OO五年,济南宏昌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殿明先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承文明,开发旅游事业,造福一方百姓,依据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恢复重建了胜水禅寺,使其成为鲁中大地上又一光彩夺目的旅游胜地。山 门从垛庄海山湖西行,跨过莲华大桥,便进入莲华山风景区,景区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仰首北望苍翠的大山脚下矗立起一座高大华美的牌坊,座北面南,四柱三楼,金碧辉煌,气势峥嵘。此为莲华山胜水寺的山门,山门飞檐斗角,巍峨壮观,高20米,宽30米,旋字金线大点金彩绘,仿明清建筑。正中匾悬金字题书“莲华胜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题写。山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边山崖上耸立着摩崖石刻,丹书大“佛”字,字高五米,遒劲雄浑,气势恢宏,高耸入云。圣 泉从山下广场登上29级台阶走进高大宽阔的山门,迎面是依山造型,巨石嶙峋垒起的假山飞瀑,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登上54级回旋石阶,林木掩映处座落着一座重檐六角亭,兽吻飞檐,碧瓦映日。凉亭北面是平坦光洁的水泥山路,靠着曲曲折折的雕花石栏。渐次登山,路旁绿树茂密,蝉鸣鸟啼。上山不远处有一方清池,层层青石瓮成,水自岩缝涌出,池水清澈见底,溢成一条小溪,这便是莲华山著名的圣泉,又名胜水泉。泉水清洌甘美,四时不涸,积旱不减,被乡民称为神泉。据说以泉水洗眼可退阴翳,沐浴可治皮肤病。池畔遍布奇石,如兽如鼓,杂相罗列,接连两边的峭壁悬崖,形成幽奥的楚峪,楚水顺峪流下,注入巴漏河,汇入海山湖。石门古木圣泉北面,是一座高架长空的石拱门,如巨龙腾空,当年是百丈崖水库的引水灌渠,现整修成宏伟壮观的通天神渠,供游人瞻仰。穿越石门,漫山密布各种林木,有的高耸入云,有的交错缠绕,密密匝匝,风雨不透。路旁石隙中突出一株千年青檀,树桩枯焦干裂,如同黑黝黝的顽石,在凸出的根瘤上窜出嫩绿的新枝,生机勃勃,昂然向上,成为路边一景。有人叫它“枯木逢春”,有人叫它“返老还童”。另有几株被砍伐的树桩,也绝处逢生,奇迹般地抽枝发芽。胜水禅寺胜水禅寺座落在离山门半里之遥的一处坪台上。朱门青瓦,圆拱门两侧的粉壁上书写两个大大的“佛”字,是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笔。寺门前雄锯一对石狮,昂首张目,威风凛凛。寺门西边有一低矮的石洞,高仅一米,长则十多米,状如卧佛。寺院分三进:一进寺门高起39级台阶,门内重梁迭柱,两边佛台上塑有高大威严的哼哈二将,座下题书“正法久住”,“人民安乐”。进寺门左边是胜水古井,汉白玉护栏,口圆内方,井深七米,水犹清洌。过山门踏上高高的台阶为二进天王殿。大殿前后各有两株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摩云接日。左右为钟鼓楼,楼前是高大的楸树、柿树、绿荫罩地,清凉可人。大殿东邻悬崖峭壁,石壁上形成几个天然洞府,大如客厅,小如耳房,滴水淋漓,冬暖夏凉。石洞上面蔓生着大片的迎春花,千丝万缕,随风荡漾,像绿色的瀑布一般。天王殿正面塑有弥勒佛,背面为护法韦驮菩萨,两旁为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皆铜铸金身。四大天王各持一物,分别为剑、伞、琵琶、蛇。持剑者,指方向也;持琵琶者,调也;持伞者,雨也;持蛇者,顺也。总在一起为风顺雨顺,寓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穿过天王殿,蹬上29级台阶,为三进大雄宝殿。大殿重檐歇山、七彩斗拱、红漆棂星门,两旁为悬崖峭壁,古藤老木。殿前摆着巨大的香炉,生铁铸成。大殿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药师佛,右边为阿弥陀佛。须弥座高1.8米,长1.7米,佛像高2.8米,铜铸贴金,相貌庄严。两壁厢靠山墙塑有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的东面为观音殿,中间塑观世音菩萨,两胁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西殿为地藏王菩萨殿,壁画彩绘地藏王的本经故事。胜水寺的东面建有斋院,为僧人起居住处。最东面的高岗处建有豪华的莲华宾馆。供香客和游人食宿所用。塔 林胜水寺最著名的景观是胜泉,塔林、奇树。塔林位于莲华山西小峪。从胜水寺沿山路西行,丛林夹道,曲径通幽,拾级而上,山势高平处即是僧侣墓塔林。塔林为明代所遗,原有砖、石塔10余座,现仅残留四座,有方形、圆形、鼓形,参差不齐。著名的浩贤禅师灵骨塔座落在塔林的北端。塔前新建浩贤禅师碑亭,碧瓦红柱,四角单檐,抱柱楹联是:“浩浩法境朗月清风福不尽,贤贤禅师名山胜水寿无穷。”塔体分为十三叠,组成七级浮屠。层层掩饰,雕刻精美。凡力士、菩萨、飞云、神兽、花鸟、璎珞,无不活灵活现,形态逼真,堪称明代石塔的典范之作。天然氧吧胜水寺的奇树,遍生岩谷,遮天蔽日,林木覆盖率达95%以上,诚为天然氧吧。凡皂角,苦栋,乃至柿,楸、栌、枫、腊、松柏、杨、榆、槐、栗、青檀等,无不森森布荫。其中刺楸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省内绝无仅有,十分珍贵。尤为人称赞是胜水寺东西山坡的黄栌和青檀树根,数以百计,皆有千百年历史,枯根裸露,蜿蜒盘折,千姿百态,奇形怪状,形成天然神雕,令人叹为观止,堪称齐鲁之最,莲华一绝。一柱迷香胜水禅寺的东山坡有一处道家墓葬地,散布着墓葬十几座,残碑四通。从碑文看,多为清代乾隆年间“一柱香”道教的遗葬。石碑上除了镌刻着“一柱香”的图案和道长的名字之外,没有任何记载,使清代一柱香惨遭清庭诛灭的公案成为令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为供游人观赏,墓地前新建一座“清风亭”,四角单檐,红柱青瓦,楹联是:“莲华幽谷润草无人春自绿,胜水宝地禅关不锁月常来。”莲台赏月莲华山正中为主峰磨二起,左右各有一座小山包。山头各建有一座“松景亭”,临风听涛,莲台赏月,实为观景最佳处。登高远望,眼下宫殿辉煌,林泉交映,南面长河似龙,明湖如镜,北面灵鹫昂首,雄踞云天,左右群山耸峙,九嶂环开,如莲花绽蕊,风光无限,上下林木涌翠,好鸟时鸣,烟霞笼罩,芝兰丛生,让游人顿感物我两忘,超凡脱俗,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灿烂的佛道文化,珍贵的文物古迹,绚丽的雕绘艺术,旖旎的自然风光荟萃于一体,使莲华山胜水禅寺成为齐鲁大地上一方瑰丽的文化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