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波罗峪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门票参考
60元
开放时间
09:00~18:00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主要景点

波罗峪休闲度假区内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巍巍泰山余脉环绕,岭险奇削,九脉迂回,小径通幽,雨后云绕雾锁,“掬一把云雾当戏水,谁说人间无仙境,峰峦环列,此真独胜。”

一清池

园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山中物产丰富,遍布可入药之奇华异草。杏花,桃花,梨花,石榴花,这些花开成为一道美丽风景。尚有杏树、桃树、苹果树、柿子树、核桃树、花椒树等果木类树木约2万棵。名胜古迹众多,香山寺遗址、三圣佛洞、降龙洞、伏虎洞、不老泉、情侣树、弥勒佛山、八亩地、月亮地、卧虎岭等等,每一处名胜都有古老动人的传说,聊斋中的许多故事就产生在这里,山上植被丰厚,树木参天,可白日观星,晴日听泉,静日听涛,因地形的险要,黄巢农民大起义在丁字寨扎下指挥部,半山腰建成军车路,旧址犹存。小石屋,透风不透雨,无过木无横梁无立柱,最少在200年以上;层层梯田,时而叠上峰顶,时而铺向峪底,知青村旧址往事历历。园区内有仿古建筑的餐厅、三叠湖、二龙潭、一清池,还可住宿、接待会议、游泳、垂钓、儿童戏水,荒凉的山沟变成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缘”字随处可见,再现了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位于波罗峪中。据明代编著的历城县志记载:香山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当时名为甘露寺,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寺院,此后200余年香火旺盛。至唐武宗时期(841—846年)下令灭佛,甘露寺被废。唐宣宗(846年)以后佛教再度兴起,甘露寺也得以恢复。但随后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等占甘露寺为军营,在起义军攻打长安临行前,将甘露寺付之一炬。僧人回来后略加修缮,后因战火纷飞,甘露寺几度被毁,又几度重修。直到明朝嘉靖戊戌年(1538年)甘露寺重建,更名为香山寺,成为一方大寺,为弘扬佛法、宣传佛教文化作出了贡献,自此又200余年香火不断。清代乾隆年间(1775年左右),因有恶和尚作乱,香山寺受到株连,僧人被驱,寺庙被毁。清末著名诗人王初桐曾来此寻踪,见荒凉遗址,不禁万分感慨,作诗云:泉泸庄与野云平,甘露犹存废寺名。庄外试从樵者问,空中可有木鱼声?香山寺的命运起伏跌宕,其遗址背靠高大的佛山,与三圣佛洞、两二百多年以前,这里曾有上百僧人咏经诵卷香火不断,经声佛号暮鼓晨钟。而如今,却只有片砖只瓦残垣断壁,让人连连感慨岁月沧桑与世事无常。1992年,我国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元音上师来香山寺为百姓祈福。见其背靠佛山,前连杏园,三圣佛洞近在咫尺,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不禁连连称好。

目前,在众多佛教信众的共同捐资努力下,香山寺景观正在逐渐恢复之中。

不老泉

据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法号德才的僧人立志在波罗峪重建甘露寺,但苦于没有水用。一日傍晚月上东山,他在峪中找水,正当他身乏无力口干舌燥之际,忽听前面有潺潺流水之声,声虽不大但极其清亮,遂寻声而去,在一乱石沟内发现一股泉眼,大喜过望,喝一口后顿觉如醍醐灌顶,沁人心脾。雨沛时水流粗如手指,旱日滴答,冬日不冻,永不断流,遂砌一小池而蓄之。饮用后,精神倍增,干劲涌之,心奇,上山寻源,见一千年人参,水冲其根而入泉。自此,德才等僧人饮此泉水,不知疲倦,自烧青砖,建成香山寺。后德才将千年人参挖出,取泉水浸泡,为香客滴洒、沐浴,布施给百姓祛病,百姓遂称该泉为不老泉。数百年来,僧人朝圣,香客进香,百姓垦田,都要到不老泉饮其泉水,睹其风采。

旅游信息

乘65路、67路、88路到上店子站下车向东7公里

60路直达波罗峪

长途汽车总站、旅游汽车站旅游专线

地理环境

济南大涧沟南绕城高速南2公里处东行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