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崂山上清宫

别名
上清宫
门票参考
10元(不包含在崂山门票内)
开放时间
4月-10月8:00~16:00,11月-次年3月9:00~16:00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八水河之上的昆仑山南边

基本介绍

上清宫,俗称上宫、崂山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风景区内,地处崂山东南宝珠山坳中,始建于东汉,后屡有重修,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期重修遗存,为中国道教全真道华山派宫观、华盖真人刘若拙祖庙。上清宫奉道教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山许多道观中惟一的丛林庙。

上清宫内有元延祐四年(1317年)承务郎朱翚撰《重修上清宫碑记》石碑一通、张起岩《聚仙宫碑》一通。

1982年,上清宫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上清宫为两进庭院,有殿宇和房舍共28间,总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前殿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和“七真”(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前院门内东西两侧各有宋植银杏一株,被称“仙树”。宫后院曾有一株白牡丹,干高丈余,枝繁叶茂;春天花开时,花如冰盘,有数百朵,洁白无瑕,芳香四溢,民国初年死亡。古人诗云:“门前排列锦为屏,墙内清阴绿满庭。百岁牡丹千岁杏,一花一木亦通灵。”

宫右石桥上刻有元至正九年(1349年)题“迎仙桥”三字;宫左一巨石上刻有“道山”二字,另一孤石上镌丘长春《春玉案》一首,西侧有圆丘形孤石名“鳌山石”,上刻“鳌山上清宫”一文;宫南有丘长春祖师衣冠冢一座。

主要建筑

三清殿

三清殿是上清宫主殿,为重檐硬山式建筑,有厢房3间,道舍6间,殿前有北宋植银杏一株,名为“仙树”;后院有白牡丹一株,为蒲松龄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取材之物,高丈余。

圣水泉

圣水泉水质甘冽澄明,常年不枯,为崂山名泉之一。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10元

开放时间

11月-次年3月:9:00-16:00

4月-10月:8:00-16:00

交通线路

乘坐青岛公交106路、109路、110路、383路、615路、627路、926路等公交车至仰口站下车步行登山即可到达。

历史沿革

东汉时期,经学家郑玄曾设帐授徒于此,始建有茅庵。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道场,名上清宫。

北宋末年,上清宫倾圮。

元大德元年(1297年),全真高道李志明重修上清宫。

明代中期,上清宫倾圮败落。

明隆庆元年(1567年),全真道金山派祖师孙玄清重修上清宫。

清代末年,上清宫殿宇为山洪冲毁,华楼宫道士刘本荣重修上清宫。

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上清宫。

文革时期,上清宫内神像、石碑被砸,经卷、文物被毁,房舍由崂山林场占用。

1991年3月,青岛市道教协会筹资重修上清宫。同年12月6日,上清宫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