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灵光寺旅游区

开放时间
7:00~18:00
旅游景区级别
2008年(4A)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

基本介绍

梅州灵光寺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灵光寺旅游区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核心景点灵光寺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寺内供奉阴那山开山祖惭愧祖师。

灵光寺旅游区以其秀美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历史、神奇的故事传说、独特的庙堂建筑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万千游客,是来梅州观光的必游景点之一。

从2003年起,灵光寺旅游区不断完善原有景点,增添新景点,现已发展成由灵光寺核心区、千亩茶田观光区、茶山生态园服务区、五指峰森林体验区四大区域组成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在四大区域内精选出八个景点组成“灵光八景”,最终形成灵光寺旅游区四大区域八大景点的格局。

景点景观

无笃石螺

无笃石螺的形状和普通的石螺是一样,只是它的尾部是平的,相比普通的石螺少了那凸起的一截,为什么会这样子呢?相传当年潘了拳祖师在庵中修行时,刚好有庵里的帮工因一时吃不惯素菜斋饭,于是就捡了溪中的石螺作为佐菜。他们刚把螺尾部敲去准备下锅时,正好被潘了拳祖师发现,已是祖师爷就劝道说:“阿弥陀佛,信佛之人切忌杀生。”于是他们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殖至今。从此,无笃石螺便成了阴那山的一种奇特的水生物。“无笃”这个词呢是我们客家方言就是没有尾巴的意思。

片生熟鱼

片生鱼,是一种鱼身一面是白色一面是赤色的小鱼。相传,当年寺庙里有个小和尚趁潘了拳祖师出去化缘的时候到溪中抓了几条小鱼,他煎到一半的时候,潘了拳因为有事倒回寺庙发现了,训斥了小和尚一番并叫他赶快把鱼放回溪中,小和尚觉得很奇怪,这都煎熟了一半的鱼还放回去干嘛,但还是跟着潘了拳去到了小溪,只见潘了拳一边将鱼往溪里倒一边口里念念有词,而已煎煮一面的鱼居然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从此在溪中繁殖至今。

五色雀

相传在阴那山中有一种灵禽,有五种颜色,每年都会飞来灵光寺在生死树之间来回穿梭,有如前来灵光寺朝圣。据寺中老僧相传,这种五色雀并非产自本山,而是来自福建沙县,即灵光寺祖师潘了拳的家乡。相传潘了拳少年时在家乡小庙学习佛经,有一天听同伴在外面吵吵闹闹,他走出庙门,见大家在争拔一只从山上捉来的小鸟的彩色羽毛。了拳心里着急了,说道:你们这样干,是要害死一中小鸟的。于是他用几块米粄把小鸟换出来,并小心护养。时间过去个把月,小鸟羽毛丰满了,潘了拳便把它放生了。这只彩色鸟在寺庙上空飞鸣着,绕了几圈才飞去,好像是向了拳告别。过了不久,这只小鸟又邀集了一批同类,飞到寺庙上空盘旋鸣叫,好像是感谢了拳救命之恩。后来,潘了拳由闽来粤,这种彩色鸟年年都要往南飞一次,当时人说这是五色鸟去向远方的潘了拳拜年。灵光三奇虽然只是传说但却告诉我们一个佛家道理:“众生皆有生命,我们信佛之人理应本着众生平等的慈护之心,切忌杀生,而应提倡放生,积累功德”,为此灵光寺门前专门设有放生池一个,供广大善信放生积累功德。

粲花馆

粲花馆,粲花取佛家“粲花一笑”一词,意即典雅隽妙的言论,顾名思义,与文化教育有关,而事实正是如此:这是清朝雁洋人士李昆创办,招生讲学的地方。曾是阴那山的一个胜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1985年由华侨热心人士捐资和政府拔款重修,现今“粲花馆”的匾额是由印尼华侨张直端所题。

湮没,重建的粲花馆于1986年冬落成。该馆系两层日本别墅式建筑,前临清溪,背靠青山,馆内有陈列厅,展出李二何生平事迹,供游人参观,馆内栽种奇花异草,庭园野趣浓郁。

小歇石

粲花馆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叫“小歇石”,旁边这凉亭称为歇石亭,石头之名为“歇”,无非是告诉游客朋友们,一路走来,到了这里可以在石头边、凉亭内休息一下,然后再前往佛殿,这要样就没有那么累了。

据说,以前灵光寺的开山祖师潘了拳和尚入山结庐之时就曾经在这个小歇石休息过,故名小歇石。石头虽然不大,但是名气却是很大,相传,三百多年前,明朝的翰林学士李士淳(李二河)晚年隐居阴那山灵光寺时,曾在此石上刻有一首七绝诗:“铁桥过去便桃源,石上桃花不记年。寄语中原车马客,风尘暂此一停鞭。”诗中大意是说,沿石阶路走过铁桥后,便是桃源世界,佛门静地,风尘仆仆的善男信女们,不防先在这里休息一下。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此诗透露出,李二河先生当年与明朝的太子躺藏在阴那山,对明朝灭亡,匡复无望的一种感叹之意。

李昆于清朝康熙(1722年)题刻的一首诗《石赞》:“名芳石陋、石不如人,石固名浮、人不如石,石在名留、人因石永,名增石重、石赖人尊。”这首诗意味深长地把人与石的长短,作了巧妙的对比,同时李昆把这首《石赞》放于李二河诗的后边,其意义自然又是有所用心。

铁桥

铁桥修建于明朝(1622年)、清朝(1846年)曾简单修理过,之后就一直未曾维修,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但现今仍完好如初,坚固如铁。其次这桥在以前是前往灵光寺的必经之路,桥下的湍急的溪水再大,也未曾冲垮此桥,试想此桥几百年的光阴,来来回回记载了多少善男信女们的求佛脚步,但此桥仍是那么的牢固如铁。后人因而给其取名为“铁桥”。

山门

灵光寺的外山门,这座山门是由1982年由著名的客家商人,香港金利来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和黄丽群女士夫妇俩捐资兴建。山门又叫“三门”意为佛教的三解脱门,分别是中间的“空门”、左边的“无相门”和右边的“无作门”(如寺庙是座北朝南,左右位置就需对调)。因此山门又可称作佛门。所以进入了山门之后,就算是正式到了佛门圣地。

大歇石

关于为什么叫大歇石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既然到达了目的地的门口,那就休息一下再进去;第二种是: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所以叫大歇。相传当年潘了拳祖师经常坐在这块石头上禅经悟道。为此当年明朝学士李二河也曾在此大歇石上留诗一首:“古木荫中说涅盘,点头尔亦解参禅;山僧发尽无巾网,兀坐台矶看石泉。第一层意思是说,僧人经常坐于石头上禅经悟道,久而久知就连石头也能参透禅机了。另一层意思是说“当年李二河感觉反清复明无望时的一种感慨。

实用信息

美食信息

梅菜扣肉,梅州肉丸,味酵粄,梅州腌面,梅州盐焗鸡,梅州客家酿豆腐,仙人粄

交通信息

灵光寺交通:出租车、客运巴士、自驾车

梅州市区梅城——(走S223线)——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梅州灵光寺风景区

广州市区——广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梅州市区——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梅州灵光寺风景区

深圳市区——深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梅州市区——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梅州灵光寺风景区

地理环境

灵光寺旅游区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距离梅州市区梅城只有40多公里的路程。

它与附近梅县区的景点“叶剑英纪念馆”和“雁南飞旅游度假村”相衬联辉,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有心登上五指峰观看日出美景和山顶风光者,可以头一天到达灵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顶等待日出,幸运者还可能看到“灵光”的出现。

寺宇周围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称五指峰。登高远眺将灵光寺的美景尽收眼底!

在梅州灵光寺风景区附近的阴那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82公顷,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阴那山也是粤东第一名山。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814种,其中用材植物67种、药用植物401种,桫椤、白桂木、穗花杉、巴戟、秀丽锥等。

主要保护对象为及珍稀动植物。动物100多种。其中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12种,如云豹、蟒蛇、穿山甲、苏门羚、白鹇、大灵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