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镇龙岩寺

别名
龙岩禅寺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镇金龙大道傍

龙岩寺在平陵境内大理石景千姿百态,景色十分奇特壮观。其地周围石山有一石洞中有一神座,天然不须桁桷瓦宇,高二丈六尺、深五丈八尺阔、二丈四尺。洞中有一石灵芝十分逼真,左有井水清洁可饮,每遇旱年乡人到此求雨,一求即应,号曰:“喜雨泉”传说井里有鱼甚多,神座右有小横岩九曲而入,深三十余丈,内有石井极深,又有石鼓击之如鼓音,康熙四十年,另建小屋在岩下,咸丰八年重建二栋,上栋左文帝、右关圣。下栋左魁星、右华光。规模始备。道光二十六年邑侯盛济川在石壁上题刻:“小洞天”三字(河源县志)。

石景有石幔、石灵芝、石猴、石床、石杵、石钟乳等,景色千姿百怪,极为壮观。

原神座上有一石观音(已被盗卖)现供奉观音瓷像,现有僧人常住,早晚诵经,香火鼎盛,钟鼓之声响亮,善男信女来往络绎不绝。

和尚洞深广过于龙岩生成石人端坐似和尚故名和尚洞(河源县志)石景有闪光柱、石鹰、石香炉、石笋、石杵、石乳、石田螺、石老鼠等,真是景色奇异,美不胜收。

白面岩(土匪洞)是远古时留存下来的土匪巢穴,洞口在峭壁中间,现已建有石级到洞口,二层是匪首卫队住的,有哨兵洞、了望楼、贮水井、住人的是二层木楼。沿螺旋铁梯上第三层,则是以前山大王的议事厅及卧室,旁边还有暗道通往旁边的洞口,曲折迂回可通山顶,二层下面有二个明洞;可放十多张餐桌,内有一暗洞亦可放几餐桌,真是好像一个大会堂,宽敞极了。

越王洞,传说南越王曾来过的石洞,从公路旁沿石级曲折而上,在半山腰上,有一个洞口,一进去有一个大石室,从石室进去分左右两个支洞。支洞内又有扁洞, 左右两洞有石钟乳、石笋等千奇百态,厅的东侧有个高二丈余,口径约一丈的园形“天窗”,直通山顶。游人坐“窗”观天。若付壁攀崖,上达山顶,举目下望;远山翠,山形奇,奇形怪状的石山,尽收眼底,身置其间,如入画图中。

通海岩深黑不见天光秉烛入观奇石层叠下有一窦泉水注之沉沉无声不知其极相传通海(河源县志)由和尚洞向南直上,入洞口有个石厅,内有一洞人可从山下钻出,洞内石钟乳极多,分左右两洞,洞内分支暗洞极多,有待开发,当地群众称它为马嘶洞、马屎洞,据说是当年土匪的马房。

朝天洞,从和尚洞左边向北上山,那便是小石林了,山上奇形怪状,直插苍穹的条条尖柱使人如置身在石林之中,还有些长在石头中的怪杵。石林下绿草如茵,山凹中的水池,水清可照毛发,在向北的山坡上,一个直井般的两层溶洞,掩蔽在几棵古杵及古藤中,如不到洞前,就不知这里有个洞,这便是朝天洞了,进洞后可从山那边钻出去,出洞几十米,便是一个石堡般的小石山,据说那是土匪安放机枪的地方,那里地势险要,还用石砌了掩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呀!

破扁石,奇石之有名者曰破扁石(河源县志)相传是雷神劈的。破扁石旁边,有一个新发现的岩洞,叫鹰咀洞(新岩)。洞内有十四个分洞,其中一个洞可穿出北面的峭壁上,其中暗洞很多,石景有仙女过河、微形景观十多处,现正在开发中。

通天洞岩洞的入口处有一个小巷70多米、宽10米、长50米的峡谷。两旁悬崖绝壁的石山,奇石嶙峋,令人赞叹。入洞100米处有一个可容纳800多人的大厅。厅的左边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个通天洞,四周的石壁挂满五光十色的石花石蔓、石笋族拥于崖壁,遥望蓝天白云,景色十分壮观,取名通天洞。通天洞的右边有一个长200米的龙皇洞,洞内有五龙抱珠、龙石柱、龙石钟、龙石塔和群龙戏水等石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左边有一个150米长的“仙女桐”,洞内两壁有洁白晶莹、银光闪闪的仙女石,还有石狮、石龙、石虎、石莲等形态奇特的石景。第二层有一个400米长的“三仙洞”、200米长的“观音洞”和近百米长的“长寿洞”。长寿洞里有一个长寿大厅,最宽处25米、高30米,可容纳200多人。厅内有凉风洞和热温洞。当进热温洞时,令人感到全身发热,大汗淋漓;但一转到凉风洞时,又使人感到进入清凉的世界。虽然两洞相连,仅1米交接之差,而温度却相差10多度,使人感到既惊奇又轻松,真是人间仙景,名不虚传。

现龙岩禅寺承蒙社会有关部门和各位大德善信的鼎力相助,经过几年的修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已经落成了。殿宇魏峨雄伟,佛像庄严,来观者无不称赞,再加上几万年以前自然形成的千姿百态,景色壮观的龙岩溶洞胜景,真是人间天堂,为了进一步把龙岩禅寺建设好,将计划继续兴建完成其它项目建设,如藏经阁、禅堂、讲经堂等设施。希望游客到此观光游览,百年禅寺新景象和天然形成的龙岩溶洞胜景,你一定会感叹不己,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