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天堂湖

别名
天堂湖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水库建设

天堂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龙门县西北部的天堂山镇,增江支流高明河上游的天堂山峡谷牛鼻头处,距广州市180公里,惠州市90公里,公路贯通直达,交通方便。 本工程从1956年开始进行勘测和规划设计,列为“增江流域治理规划”中重点开发项目。1978年7月,天堂山水利枢纽工程开始筹建。1979年7月,广东省水电第三工程局进场进行施工,1981年6月,由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天堂山水库列为广东省放缓建设进度项目。1989年5月,工程重新展开建设工作,1989年9月9日工程河床截流成功,1990年1月1日第一块坝体基础混凝土浇筑,水电站于1989年9月27日动工,引水隧洞于1990年5月1日动工。

1992年8月25日,天堂山水库下闸蓄水。1992年9月30日,天堂山水电站机组并网发电。1993年5月24日起天堂山水电站正式投产运行。

天堂山水库的建成,充分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为广州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提供保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建设背景

天堂山水库位于增江支流高明河上游地派镇坑潭村附近,是一宗整治增江流域的广东省“八五”计划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工程始建于1978年7月,1981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缓建,1987年11月复建,1992年8月下闸蓄水,1993年6月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2.626亿元。

库区容量

天堂山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主要由混凝土三圆心双曲率拱坝、引水隧洞、电站等部分组成。坝高70米,坝长287米,坝顶高程159米。引水遂洞长1165米,内径5米,设计流量46.8立方米/秒。水库集雨面积461平方公里,库容2.4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高程为珠基150米,死水位130米,防洪面积38万亩,直接灌溉面积8.9万亩。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245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8.6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迳流量5.89亿立方米,是年调节水库。工程受益包括龙门、增城、博罗三县共30多万人,在汛期对京九铁路增城石滩段、广惠高速、惠河高速、205国道增城段和增龙省道减轻洪水毁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坝后电站装机三台,总容量1.95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6140万千瓦时。

防洪措施

天堂山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宗整治增江流域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是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工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61平方公里,总库容2.4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50米,年发电量6100万kwh,改善下游约12.68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水库对来水进行削峰填谷,使下游的龙门县县城、增城市等遭受洪水灾害由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工程枢纽包括一座70米高、坝顶弧长287.37米的混凝土三圆心双曲率拱坝,一条长1165米、内径5.0米的引水发电隧洞,一座装机3×6500kw的水力发电站和相应的输变电系统。

管理机构

天堂山水库管理局成立于1989年4月,负责处理天堂山水库建设期间的行政事务和工程竣工后的管理,为县正科级事业单位建制,1993年10月经惠州市编委批准,升格为副处级事业单位,行政归属龙门县人民政府领导。1993年5月成立中共天堂山水库管理局委员会,1995年1月成立中共天堂山水库管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2008年水利体制改革后,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副处级),局下设的机构有:党委办公室、人秘科、工程技术管理科、天堂山水电站和武装部,均为副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60人,定编经费由县财政核补。全局现有干部职工202人,其中在职161人,内退18人,退休23人。全局在职的有中专以上学历67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31人。多年来先后被县、市、省水利厅评为文明单位,市模范纳税户,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