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位于距广州市中心20公里有“羊城卫星”之称的花都区。华严寺原名观音寺,始建於清宣统元年(公元1908年),地处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名仙姬山),以芙蓉山脉浩气所归,地脉雄浑,状如莲瓣,清幽典雅,身临其境,万尘俱忘。历史上信众云集,香火鼎盛,近百年来几经兴衰。
明末清初对中国佛教文化颇有影响的番禺海云寺和丹霞山别传寺开法第一祖,岭南海云诗派、海云书派创始人,著名高僧天然和尚的故乡就在这里。
华严寺通过各种形式的捐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征地150多亩,建成了华严万佛宝殿、天王殿、钟鼓楼、法堂、斋堂、方丈楼、藏经楼、讲堂等建筑,成为海内外信众学佛和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时值目前,华严寺主体建筑已经全面竣工,钟楼安放的大型青铜钟,重达万余斤,钟声洪亮悠远绵长。已投入使用的华严万佛宝殿,全部采用印尼进口红木波罗格,52根大石柱为福建惠安优质花岗岩,最大直径为0.6米,高8米。大殿内供万尊圣像,当中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三尊,高6米,所有大小佛像均用紫铜铸造,面貌生动,栩栩如生。
殿内壁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造型活泼可爱,色彩艳丽多姿,置身其中,倍感法喜充满。殿外墙壁遍围用红木刻制的本焕长老血书字体《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整座大殿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华严寺被列为广州市涉亚宗教活动场所,为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盛会,华严寺于2010年9月12日隆重举行了“全山殿堂落成、佛像开光、印觉法师升座暨书画社成立庆典和水陆法会”活动。
躬逢盛世国运昌而佛教兴,仰仗佛陀慈光遍照,叨承檀施鼎力相助,未来的华严寺将以庄严古朴的文化风貌,为启迪智慧,净化人心,扬善去恶,和谐社会,造福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