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康有为万木草堂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09:00~12:00,14:00~17:00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八批(1891年)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

基本介绍

万木草堂,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1891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租借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的邱氏书室部分房舍作为讲学堂(长兴学舍),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1891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在德育方面,康有为提倡厉节、慎独、主静、养心、检摄威仪、敦行孝梯、崇尚任恤、同体饥溺等传统道德修养,其中的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案臼,但他的目的则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从而发愤图强。在智育方面,当时万木草堂开设四种课程: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考据之学和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包括有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等;考据之学,包括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等;文字之学(词章之学),包括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这些课程,虽然还是以传统的学术为主干,但与当时专学八股、帖括词章的传统学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体育方面,除规定上体育课之外,康有为又将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寓体育于礼仪音乐之中,并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宣传今文经说,鼓吹维新变法。起初有学生不满20人,后增至100多人,培养出一批著名的维新变法的人才,其中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1894年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一度停办。1896年后又有短期讲学活动。

正因为万木草堂是以孔学、佛学、宋明理学为体,以心学、西学为用,所以它的讲学也颇具特色。这表现在:一、中西学术结合。在讲义理之学的同时,又讲泰西哲学;在讲考据经世、文字之学时,往往增讲万国史学、地理、数学、格致群学、外国语言文字等西学内容。二、重视体育。除规定上体育课之外,康有为又将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寓体育于礼仪音乐之中,并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三、推崇今文经学。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历代统治者所崇尚的古文经典都是“伪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用以“饰经佐篡”,是替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提供理论依据,应称之“新学”;“新学”谬托圣人而捏造的“伪经”,完全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的原意。康有为借考辨今、古文经典的真伪,来攻击清朝统治者所崇奉的古文经学,以动摇封建主义的理论基础,打击顽固派“恪守祖训”的思想根源,为变法维新扫除思想障碍。四、重视陆王心学。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宋明理学时,着重讲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心学,这也是万木草堂讲学的重要内容。梁启超著草堂弟子籍时,曾向康有为请教“为学方针”,康有为即回答:首先教以陆王心学,而后讲一些史学、西学。这是因为当时的士子,一无所志,又无所知,唯利是图,“唯帖括之学”,思想受程朱理学的束缚。他讲陆王心学,就是重精神,贯德育,强调发挥人的主观精神作用,从而培养出了陈千秋、梁启超、徐勤、韩文举、曹泰、麦孟华等一批著名的维新变法人才。

由于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后来梁启超在湖南主讲时务学堂时,基本上因袭了万木草堂的办学精神。

历史沿革

邱氏书室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坐西向东,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是河南洛阳西部地区建筑与岭南建筑的结合体。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

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增城举人邱觉黉(hóng)倡议,经广东十府十州八十邱姓宗亲决议,由增城县、阳山县、乳源县、平远县、博罗县、河源县、大埔(bù)县、镇平县、从化县、花县等十二丘(邱)氏族人在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集资创办邱氏书室。因广府邱氏多为河南邱氏分支,故以河南堂为堂号。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892年,万木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氏宗祠(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康有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少淹博旧籍,并读过一些家藏的西方书籍,从小就立有远大的志向。十九岁时师从当时名儒朱次琦于礼山草堂,苦读三年。后来历游香港、上海,接触到大量的西书,自称“新识深思,妙悟精理,俯读仰思,日新大进。”(《康南海自编年谱》)面对民族的深刻危机,他萌发了学习西方之长,实行维新变革,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革的思想。1888年(光绪十四年)冬,康有为以布衣之身毅然进京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不但没有任何结果,反而遭人讥讽。1890年(光绪十六年)春,他举家迁往广州,并开始讲学。由于他以布衣上书的名气很大,致使当时正在学海堂书院读书的陈千秋、梁启超等人纷纷前来请益,并为他的学识所折服,愿为弟子。这时,青年学子也慕名闻风而来,康有为应陈、梁之请,便租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办学舍,创建万木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