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程阳永济桥·三江风雨桥

别名
程阳风雨桥
开放时间
8:30~17:00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AAA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二批(民国)
所在地/隶属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历史沿革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2年,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中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杜撰的"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建筑结构

程阳赛尔风雨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

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建筑风格

程阳风雨桥大多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既作交通之用,又有宗教方面的含义。它象征飞龙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故人们称之风雨桥、回龙桥、永济桥、赐福桥……程阳永济桥是中国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侗族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程阳永济桥的建造,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穿斗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南方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尤其在山区的民族地区中使用尤其普遍。程阳永济桥桥亭桥廊的建筑便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它既有古代百越族杆栏式的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值得重视的是木结构廊桥这种桥梁形式在其他地区逐步消失的情形下,该桥仍保留有如此之好的木结构廊桥,应值得高度重视和保护。

程阳桥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建筑技艺和雄伟风姿而闻名于世。郭沫若先生曾题诗曰: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建筑文化

人文传说

程阳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每一座桥,都在讲述它的过去与未来;每一阵流水或蝉鸣声都能让你深切地沉浸于凄离绝美之中。

程阳,山清水秀的侗乡,流传着花龙急救年轻夫妇的传说: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女的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恩爱夫妻终于重聚。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看着天空,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由远已久又别样的浪漫。

民间寄寓

侗族人称风雨桥为花桥、福桥或风水桥。老一辈的侗族人都认为,在阴间和阳世的交界处,有一条阴阳河,河上有一座桥,阴阳两端的人,就是以桥为生死转换的媒介的。因此,作为公益性的修桥就是“修阴功”(积德),可以储蓄自己、家族甚至本民族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对侗民族村寨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无论这些风 雨桥散落何地,造型是多么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它们都建在村边小溪河的下游——村民们期望这座桥拦住财源,保住寨子的风水,从而庇佑自 己和家人。

旅游信息

① 景区开放时间:10小时

② 儿童票:14岁以下且1.5米以上的购儿童票,1.5米以下免票

③ 65~69周岁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6折(身份证或老年证)。70岁以上老年人凭证件免票(身份证或老年证)

④ 现役军人中的士官、军官凭有效证件6折。义务兵凭士兵证免票(不含士官证)

⑤ 记者凭记者证免票(国家新闻总署或国家广电总局签发);导游、旅行社经理凭有效证件免票(导游证、经理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