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河北南宫普彤寺塔

所在地/隶属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西丁街道北旧城南大线普彤寺

基本介绍

普彤寺塔在河北省南宫市旧城。原为南宫城普彤寺内的建筑,明成化十四年(1487年)故城被 洪水淹没,县城迁至 今址。当时故寺被毁,仅留此塔。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为我国现存最早创建的佛塔。

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普彤寺塔碑文记载,唐贞观四年(630年)重修,明嘉靖年间再度修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八层高,33米,实心密檐式。塔座八角形,高五米。每层檐下置斗拱,第八层斗拱外出翘头上不施令拱,而置山斗一枚托住塔檐,使每面略呈弧形,两角翘起,形制奇特。塔身自下而上递减,轮廓柔和,结构清秀。

此塔历代虽加修建,但基本保持原有面貌,为研究我国早期砖塔,提供了宝贵资料。

景点景观

塔第一层和第二层东西两面设置有盲窗,一至四层南北两面设有佛龛,五层以上四面设有佛龛。“仰莲钻首式”葫芦形铁质塔刹,共四节,直插云端。塔每层各角均设有角梁,悬挂角铃,风吹铃响,清脆悦耳,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数里之外都能听到,置身其中,令人顿生庄严、神圣之感。

历史沿革

“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华经冠科卷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

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红色,叫“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取“普彤塔”。寺院是南宫市1992年重建而成的。主持这次恢复和重建的是一位在中国佛教界声名远播的人物——弘川法师。

1984年8月,弘川法师冲破种种阻挠,毅然从台湾经香港飞赴祖国大陆,被原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誉为“中国第一爱国僧人”。改革开放后,人们尊佛、敬佛热情得到充分释放。1992年南宫市人民政府遵从群众意愿,批准同意省佛协再建名刹修复神州第一寺——普彤寺的提议。河北省政府民族宗教厅推荐全国佛协常务理事、省政协六届常委、省佛协副会长弘川法师任普彤寺住持。

弘川法师开始了艰难的筹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93年11月奠基,至1996年9月26日便隆重举行了普彤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佛界高僧、各界人士以及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数万人参加了这个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