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括苍洞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温州市苍山脉麻姑岩小山系北延段福星山山腰

基本介绍

自东汉(公元25——220年)开始,括苍洞称为道教洞天。东汉时,太极法师徐来勒看中这一风水宝地,到括苍洞任职,担任首任洞主管辖括苍洞周围三百里,总管水旱罪福。东自此括苍洞福星高照,据史料记载,至北宋就有12位真人在此修道成仙。他们是:东汉的徐来勒、王远;三国(吴)时的左慈、葛玄、蔡经;晋代的郑思远、平仲节、羊愔;唐朝的叶藏质;宋代的陈会真、马自善、王崇祐等人。在括苍洞天管辖范围之内,王远、麻姑相会于蔡经住宅的一段传说,为后世留下了“沧海桑田”和“麻姑搔痒”等成语典故。蔡经隐居的故宅于南朝梁代由梁武帝诏建为隐真宫,南宋兵部侍郎仙居人陈仁玉撰写《隐真宫庄田记》碑文的石碑至今尚存。括苍洞南边的麻姑山丹霞洞是道教第十福地,而冲应真人葛玄也早在三国孙权时期就于洞天辖区附近建造了纯熙观。到东晋穆旁永和三年即公元347年仙居单独建县(始名乐安县),首任乐安县令羊忻(湖北襄阳人)弟羊愔在四川省夹江县当县尉,罢官来仙居隐居在括苍洞修道,后来得道成神仙。

荣誉及其他

帝王赐封

唐宋时期道教十分兴盛,唐宋皇帝对括苍洞重视非凡,有六代帝王对括苍洞有过赐名赐物:

1、唐玄宗李隆基皇帝于公元748年,得奏括苍洞口出现一种似烟非烟,像云非云,郁郁纷纷的仙气庆云覆盖洞口,是为吉祥之兆,即颁布诏书,建造洞宫,赐名为“成德隐元”。

2、北宋真宗赵恒皇帝执掌时期,于公元1018年括苍洞重新修缮,真宗皇帝改称题额赐名为“凝真宫”。

3、北宋徽宗皇帝于公元1103年,奏闻仙居县括苍洞真徐来勒治理成效卓著,应予昭报,追封他为“灵应真人”。其封令《台州仙居县括苍洞徐真人封灵应真人制》全文如下:台州仙居县括苍洞徐真人,至德之人,用心若鉴,损虚灵应,下视无方,加惠吾民,在所昭报,申之显号,兹谓国章,尸而祝之,俾永承事,可特封灵应真人。

北宋末期1121年,括苍洞(凝真宫)毁于寇乱,南宋高宗赵构皇帝继位后,于公元1127年进行了重建。北宋真宗皇帝赐名“仙居”,今已千年。

4、南宋孝宗赵慎在位,于公元1182年皇宫赐给凝真宫道士陈会真道教经典总汇《道藏》等经卷。

5、南宋光宗皇帝赵惇在储宫得到有关括苍洞灵验的奏闻,给括苍洞书赠“琼章宝藏”四个字,赐给道士陈会真。

6、宋宁宗赵扩,在未登皇位时,就赐给括苍洞“自己的手画”和“金铸星宫像”。

重修凝真宫

八十年代,住洞道士自发筹资,粗粗修缮并在洞中塑雕葛玄等道教和佛教塑像20多尊,原有的“凝真宫”古殿宇饱经历史风雨,尚洒泼着古韵古味,加上括苍洞侧蓄水850万方的括苍水库点缀着括苍洞景观,常有不少香客游人到此观瞻。

2007年,仙居县筹备“仙居”命名千年庆典的大吉之年,出生于道教世家的闻玄真道长来到了括苍洞,在有关部门及仙居县老领导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凝真宫的恢复重建工作。短短3年,宫观主体工程完工。如今,金碧辉煌的凝真宫已经矗立于括苍洞口,洞宫俨然呈现唐宋气象。这正如宋朝仙居县令刘光《括苍洞》诗云:古洞藏真不记年,翠崖苍壁故依然;怪来一夜清无梦,身在仙家第十天。

重建的凝真宫主殿高29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外观和内部装修一改道教宫观朴素暗淡的传统,凝真宫修复筹备组以其全新的理念试图给人以更多的喜悦而非沉闷压抑。无论是二楼三星殿的福、禄、寿三星造像,还是三楼三清殿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造像,都辉煌壮严、气势恢宏。这种亮丽的、不拘传统的建筑风格具有探索创新的意义。道教,只有探索创新,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深入民族血液的道家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