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岗什卡七彩瀑布

所在地/隶属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境内

基本介绍

七彩瀑布位于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境内,坐落在岗什卡雪峰主峰下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间。由于岗什卡雪峰山体主要由偏酸性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组成,山间地下水溶解各种矿物后流出地面,矿物在地面经沉淀,在源头形成了独特的多彩瀑布群。

岗什卡雪山亦名“冷龙岭主峰”, 海拔5254.5米,雪线高度北坡4200米,南坡4400米。峰顶有百万年冰川,积雪终年不化,气候瞬息万变,才见蓝天白云,银光熠熠,突然就狂飚大作,天昏地喑,偶有雪崩暴发,飞雪漫卷,龙吟虎啸,令人胆寒心惊。而至夕阳横抹,山顶莹莹白雪,淡紫橙红、浅黛深蓝,便如一条玉龙云中遨游,其瑰丽景象就是被誉为为门源八景之一的“冷龙夕照”。

汽车从宁张公路拐进盘坡山口,十四公里蜿蜒山道,到达岗什卡雪峰脚下。这里已达雪线高度,抽象的海拔高度在这里是一条明晰的界线,上端是宛如外星球的古怪地貌,荒凉的风化山体,狰狞矗立,剥落的碎石形成滑坡式松散斜面。寻不到半点生命迹象,荒寂到让人胆寒心怯。下端则是绿色如茵的草甸,自雪线而下先是雪水溶化流淌切割出的光秃,渐下渐被草色收拢,连成整片的油绿草场,那种蓬勃不屈的生命之色,是希望,宽博,壮美。

迎面正对的便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岗针卡雪峰,今年气温较高,远望所见的银白雪顶,此时只剩沟槽残白,那冷屑的锥状山体依然是远不可及的冷艳。从雪山方向,一条白色近乎饱和的溪流奔驰而下,牛乳色的水流跳跃在铺满青色乱石的河道上,激起雪白的浪花和泡沫。看上去只比粉刷用的石灰水浓度略低一点。

忽然发现足下湿濡濡的细流划着彩色的流线趺落到崖下的白水河里,原来我们已经走到了七彩瀑布的顶端。说是七彩,还是白色为主,黄色青色为辅。至于细微的色彩区别,那就无法说清了。

所谓七彩瀑布,便是这些冰碛物,石英岩,火山岩的粉末顺流水而下的地面沉积附着,千年万载日夜不停,形成的这彩色状如溶洞石灰石般的凝结块。因为其位置恰在雪线,在一片色彩贫乏的荒山秃岭之间,颜色就显得格外鲜艳起来。

岗什卡傲立天表,显示出男性般雄浑的身躯,在神奇的自然界和信徒们的心灵中散发出巨大的磁力。这是一座充满了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神山。按照当地藏族人的说法岗什卡是华热藏区十三大神山之祖,又称为阿尼岗什卡,意为众雪山中最荣崇的尊者。在昆仑神话传说中,它是西王母的三处宫邸之一,每年中秋节西王母都要在这里大宴众神。前凉张轨时曾立西王母祠于其上,唐穆宗长庆年间与当地吐蕃议和的使臣刘元鼎、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等,都曾到此祭过西王母。传说,岗什卡之顶常有佛光闪现。

也许是嫌它太过于冷若冰霜,也许是嫌它太过于清纯,至清则无鱼了吧,造物主就把一帘暖流白乳掺入,自此它有了一个世俗的名字白水河。白水河西边耸立着一扇巨大的桃形陡崖峭坡,破碎风蚀的岩体上,石呈千态,嶂叠百重,难以描述。

这些饱含着钙质的水日积月累一层层冲积,形成了一个十几米高的宽阔钙化堆积台地,水从高台下落时就成了一挂美丽瀑布。如四川黄龙五花海,这挂由钙化积淀的岩层,通过化学反映呈现出了黄绿、青、蓝、白五样的色泽,水通过时就自然的变成了五彩的瀑布。在阳光下,它就像宽幅的彩虹中溅着金珠,让人着迷。

这些白色的河水据当地人说味似碳酸饮料,入口温热,下咽时有一种气体冲腹的感觉。当地人常取来治疗皮肤病,风湿病、肠胃病,往往有意想不出的功效。传说中是西王母为解除当地老百姓的疾苦,专门配置的药水泉。但看这水的浑浊样子,我是不敢尝试的。

山顶流云飞渡,在雪山,瀑布,白水河床上留下曼妙身影。于是这原本就奇妙的地貌就变得更加奇异。瀑布宽二百余米是荒漠般的不毛之地,冰蚀风化的山体恍如电影里的外星球,高十余米,瀑布的主体不是水而是固化岩石附着体。

与圣洁冷肃的岗什卡雪山相对,心中自然而然的会升起一种庄严的尊重和神圣,就连它融化奔流的乳白雪水,也有一种从远古奔流而来的味道。亘古洪荒与人间繁华穿越千万年时空,相遇在同一界面里,恍惚间便来到了软红十丈之外的另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