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级别
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正式)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西北部

基本介绍

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涡阳县城西北部涡河与武家河交汇处,规划一期总面积849.12公顷,规划四界为东至S202省道,西至外环西路,南至西关路,北至圣母路。本着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集湿地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和老子文化展示与一体具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的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整合地形,恢复水系和湿地植被,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弘扬老子道家文化,有利于提升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湿地文化的提升和传播。公园建设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改善民生的要求,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湿地公园建设将完整的记录和展示平原煤矿沉陷区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对研究我国煤矿沉陷生态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道源国家湿地公园、老子春秋影视城和老子文化生态园整合为一体,将成为生态、文化、旅游的胜地。充分体现出“东方道家圣地,华夏平原绿洲”的真正内涵。

历史沿革

2010年10月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来涡阳县对煤矿塌陷治理及筹建道源湿地公园前期调研。

2011年07月 安徽省林业厅组织湿地生态专家组对拟建涡阳道源湿地公园进行考察评估。

2011年09月 国家湿地公园专家评审委员会考察评估组来涡阳县考察评估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项目

2011年12月 拟建的安徽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了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初步审查,并进行公示。

荣誉及其他

发展规划

安徽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面积为849.12公顷,以煤矿塌陷而形成的塌陷湖泊湿地为主,湿地内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是皖北地区脊椎动物较为集中分布地之一。水生维管植物共19科3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3种。另外,两栖爬行动物15种,鱼类29种,兽类11种。生态系统组成完整,功能完善,是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美好天堂。

湿地公园本着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设计为集湿地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和老子文化展示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努力建成我国煤矿塌陷区湿地保护管理,可持续利用研究示范的重要基地。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实行分区管理。

湿地保育区主要为涡河及两岸滩地、塌陷区湿地。重点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在局部植被退化地段开展退化湿地植被的重建和培育 。

恢复重建区以恢复涡河、武家河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目标,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构建多样的湿地景观。

科普宣教区重点展示湿地的生态功能、宣教功能、科研监测功能,湿地植物园、湿地净化功能展示园、水生经济作物种植展示园、科普宣教中心等项目,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合理利用区由老子文化展示、湿地文化展示和现代农业体验三个小区组成。将道家文化景观、湿地科普宣教、现代休闲农业等原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活动,供游人休闲观光、参道悟学。

管理服务区设有游客集散广场、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景观设计凸显湿地理念和地方文化特色,建成涡阳地标性建筑群。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发展特色

涡阳县是全国新兴能源基地,是我国13个亿吨能源基地第八主产区。十二五末将建成11对煤矿,至2040年左右,全县将有5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煤矿沉陷区。如何综合利用和保护逐年扩大的沉陷区湿地,成为我县面临的重要课题。能把沉陷而成的水域与天然河道相连通,把老子文化的弘扬与湿地保护相结合,无疑成为较佳的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围绕“老子故里、天下道源、皖北水乡、生态涡阳”的城市定位,与安徽恩龙集团签定了投资12亿元的“老子文化生态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并委托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安徽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在涡北煤矿沉陷区域建设湿地公园。在历时两年的申报工作中,国家、省、市专家多次对涡阳县涡北煤矿沉陷区进行实地考察、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涡阳县按照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规划建设道家湿地公园很有特色,为湿地公园提供一个很好的清水文化,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湿地公园的建设具有典型性、独特性与科研性,将会成为类似湿地公园建设的典范。同时,对下步的整个建设过程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湿地公园的建设具有典型性、独特性与科研性,将会成为平原煤矿沉陷区湿地公园建设的典范。同时,专家组对当地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全民热情参与给予较高的评价。规划建设的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整合地形,恢复水系和湿地植被,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弘扬老子道家文化,提升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湿地文化的提升和传播。湿地公园设立建设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不可预估的作用。对涡阳区域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