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普兰巴南寺庙群

所在地/隶属
印度尼西亚

基本介绍

建于10世纪的普兰巴南寺庙群是印度尼西亚较大的湿婆神建筑群。六座寺庙在同心广场的正中间拔地而起:其中三座主寺庙饰有罗摩衍那史诗的浮雕,分别供奉着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湿婆、毗湿奴和罗摩);另外三座寺庙是为守护神灵的动物而建。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景点景观

大殿分布

印度尼西亚的印度教神庙群,位于爪哇岛日惹东北17公里的普兰巴南。主庙称为拉腊·琼河格兰,意为窈窕淑女,来源于附近居民对庙中难近母女神大型雕刻的称呼。普兰巴南坎蒂据传是信仰印度教的马拉兰王朝国王达刹于10世纪初期建立的,1953年重建。现在复原的仅是其中心部石墙围着的100米见方的区域,主建筑在东西2排,各并列着3座大殿。西侧一列从北开始依次是毗湿奴殿、湿婆殿、梵天殿,都是东向;东侧有3神各种化身的殿,此外还有几个小殿堂。

这个中心区的四周低一层处散乱着累累石块,它以222米见方的围墙(与中心区的石墙平行)围着,整齐地建立着4排224座的小殿堂,相当于第2区。在更低一层的外围有第3区的部分遗迹(围墙与前2区的围墙不平行)。它是爪哇较大的宏伟规模的神庙建筑群。

中心区域

中心区中,80年代复原的湿婆殿大而美,总高47米,基部34米见方,无论基部、屋墙、屋顶,都是2段四方同形构成,中心大殿祭祀石雕湿婆神立像(四臂,高3米),在其左右及背后的小室中各有 1身神像。毗湿奴殿和梵天殿与其同形但稍小,因屋顶破损而露出中间的神像(都是四臂立像、梵天为四面)。这 3个殿在台基和屋子之间设有曲折的回廊,特别是湿婆殿的回廊中,有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浮雕,延续至梵天殿的回廊,还有护世天及其眷属(从者)的浮雕24面。此外在回廊的外侧有3人一组的美丽天女高浮雕,台基的外围在龛内的狮子的两侧图绘着天上的宝树。这些雕刻的技法典雅,特别是护世天、天女的造型富于变化。这个神庙以湿婆信仰为中心,从来推定为中爪哇时代末期(10世纪初)所建,但从该神庙发现的铭文看,应视为9世纪后期的建筑物较为妥当。

庙宇

普兰巴南寺庙共有8个圣殿,其中三个主殿分别祭祀着湿婆、毗湿奴和罗摩这三位印度教中的主神。中心院落里有三个主殿。湿婆殿高为46.5米,里面是湿婆的妻子杜尔加的神像,也是较高的神殿。湿婆殿的北侧是维斯奴庙,南侧是婆罗吸摩庙,前面是楠迪庙。在毗湿奴和婆罗吸摩庙的前面是瓦哈诺庙,阿皮特庙位于北侧,其南侧与庙宇相接。在主广场每一个大门前面的东西两侧有四个克利尔庙;而在主广场的四个角上均各有一个小庙宇。

历史沿革

普兰巴南寺庙群是现今印度尼西亚境内较大、美丽的印度教庙宇,是记录印度尼西亚人祖先灿烂文化的载体。普兰巴南寺庙群由240座庙宇组成,大部分已经沦为一堆瓦砾,但一些主要的庙宇在经历了天灾人祸的沧桑变迁后,在人们的努力下得以重建,又焕发出昔日的风采。

它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城以东17公里处,当驱车从日惹到苏拉卡尔塔时,就会直接看到它。

普兰巴南寺庙群的名字由其所在的村庄而命名,这个地方在公元8-10世纪时可能是当时爪哇时代的古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从外观上判断,这些庙宇具有印度教的特征,然而,在同一地区的一些庙宇却有着佛教建筑的特征,如塞武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