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列宁故居

别名
Lenin's former residence
所在地/隶属
俄罗斯莫斯科东南40余公里处

基本介绍

居住历史

从1923年5月15日起直到逝世为止,列宁一直在这里居住。列宁故居包括一大一小两座黄色小楼,即主楼和北侧楼。房屋原主人是当时沙俄时代第一女富商,她老公是做铝业,给她留了大笔的遗产。当时的苏联政府看上了这里,于是给了这个女主人两条路选择:一用莫斯科市区的一套两居室和这里交换;二是流亡国外。最后她选择了到要莫斯科的两居室。1918年秋,列宁和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妹妹玛丽亚·乌里杨诺娃等来到这里后先在主楼住了几天,由于取暖设备损坏需要检修,他们很快便迁入北侧楼居住。从此以后便形成一个习惯:每次到高尔克村来,夏天一般住在主楼,而秋季和冬季则住在北侧楼。从1921年夏天起,每次到这里来列宁都在主楼居住。1924年1月21日54岁的列宁在主楼他的卧室里与世长辞。此列宁故居后来建成博物馆,从1949年1月起正式对外开放。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早起的爱立信的电话和很“牛”的劳斯莱斯轿车!

人物生平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国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苏联创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1870年4月22日(俄旧历4月10日)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辛比尔斯克市),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列宁中学毕业,并获得金质奖章后,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大学一年级因在学校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遭到逮捕并流放到喀山省偏僻农村。第二年回到喀山后,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此时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92年获得沙俄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校外旁听生资格通过了大学毕业国家考试,并获金质毕业奖章。随即进入彼得堡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见习律师。

事业发展

1895年在彼得堡创立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婚。1900年2月流放结束,回到圣彼得堡,随后赴西欧继续革命事业。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并撰写了大量革命论着。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形成。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全面的发展。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秘密回国领导革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指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建立起巴黎公社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1918年3月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就及评价

至1920年间,领导俄国人民抵挡了十四个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多起大规模的白军反政府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1920年8月遇刺中弹。1922年12月30日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晚年患脑溢血症,1923年病情开始恶化,1924年1月21日因脑溢血逝世,终年54岁。去世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的红场建造列宁墓并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在水晶棺内供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