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别名
京都国立博物馆
门票
420日元
开放时间
9:00~16:30
所在地/隶属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茶屋町527

发展历史

基本概况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是于明治中叶时期建造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博物馆。本馆(主楼)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专题展览,是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开馆于1897年,当时名称为帝国京都博物馆,1952年更名为京都博物馆。2001年又改制为独立行政法人。

京都博物馆以千年之都京都为据点,推展文化财产的展示、保存、研究的工作,已成为一般民众认识文化财产的文化设施,今后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加以利用。

历史沿革

其前身为帝国京都博物馆,于1889年5月根据宫内省官制设立,1897年5月开馆,1900年6月改称京都帝室博物馆。1924年2月由帝室下赐京都市。1952年4月根据文物保护法修正案,改名京都国立博物馆,隶属文部省文化厅。该馆占地50377平方米,主要陈列场地有旧馆和新馆。新馆陈列日本及中国和朝鲜的考古、陶瓷、 雕塑、绘画、书法、染织、漆器、金器等,旧馆常举办国际展览和特别展览。

截至1985年3月底,馆藏美术品3975件,京都附近神社、佛寺及私人寄存的美术品5593件,共9568件;其中国宝89件,还藏有各种图书34527本,各种照片底版74424张。

2007年开始由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负责运作.

藏品特点

京都国立博物馆的馆藏品偏重于11世纪到14世纪的平安朝到室町幕府时期。以日本古代美术作品为中心,分成考古、石器、陶器、绘画、书法、生活用具与刀剑等不同主题的展示室。此外,还收藏了亚洲古代工艺美术品共88800多件,其中包括了普贤菩萨像、松林图屏风、平治物语绘词和白氏诗卷等87件国宝。

主要用途

京都国立博物馆本馆(主楼)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专题展览,是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式建筑。

建设布局

京都国立博物馆红砖白柱的造型,屋顶的部份又融合了佛教与和风的建筑风味,是极为特殊的“和洋”折衷式建筑。建筑前有大大的喷水池,整个画面就像是画家笔下的画面般耀眼。

躲在京都国立博物馆后面的庭院里,有一间小小的日式茶室“堪庵”。古朴到近乎简陋的小木屋,简单朴实的内部陈设,面对一个用石头假山借景的山水庭院,坐在屋檐下望着院子里,红叶与金黄的银杏衬着翠绿的柏,风吹过的瞬间落下交杂着金色与红色的雨。

历史价值

具有100年历史的“京博”,其建筑物本身就是文物。可以说是“京博”象征的“主楼”是由宫内省内匠寮工程师片山东熊设计而成的,他主持设计了东京迎宾馆。“京博”为红砖、青铜屋顶的印象派风格融合明治风格的西式建筑,正门、卖票处、袖屏同时被指定为重要的文物。收藏品包括5500件馆藏品和神社、寺院移交的5900件寄存品,共约11000件。其中,国宝100余件,重要文物也超过800件。“新馆”中,将这些重要文物分为考古、陶瓷、雕刻、绘画、字迹、染织、涂漆工艺、金属工艺品展出。

尤其是京都作为皇都时代的古典美术作品中,许多收藏品值得一看。雪舟的《天桥立图》(国宝)以及室町时代随着禅宗的传播而兴盛起来的水墨画,以清一色的描绘同时烘托出全部色彩。水墨画以其简练的美感、扣人心弦的表现手法等与禅宗相通的魅力吸引着前来观赏的人们。另外,表现从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迎来全盛时期的屏风画和隔扇画的大画面绘画,以日本固有的绚丽夺目的装饰美而闻名。琳风画派的鼻祖——啥屋宗达和尾形光琳的作品,在其标新立异的构思和大胆创新的构图方面别有风范,时至今日还影响着日本的画家。

由于京都国立博物馆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1969年被列为日本的国家重要文物,博物馆担当起对千年古老京都及分布在周围地区的各类文物的保京都国立博物馆的馆藏品偏重于11世纪到14世纪的平安朝到室町幕府时期。存、展示和开展研究活动的任务。

文物保护

该所创立于1980年,是日本国家文物保护行政机构。按照日本文物管理法规的要求,各收藏文物的单位没有修理文物的权利,所有文物的修理,要送到相关机构。 京都国立博物馆有资格对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所属文物、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指定的文物等进行修复、保护和摹绘复制等。举一个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就文物保护而言,某些没有保护条件(所谓“没有保护条件”也有明确的定义,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必须将文物送博物馆保存)的单位,必须将自己所拥有的重要文物送到京都国立博物馆保存,博物馆方面不得随意使用、参观、出版等,如果有人要参观这件文物,必须首先向博物馆方面提出申请,博物馆方面再向原收藏单位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在原收藏单位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才可以参观、研究等等。

有作为帝国京都博物馆被明治30年(1897年)开设了的100年以上东西历史的国立的博物馆。京都传来了的美术作品和文物及日本和把东洋的古美术品和埋葬文物等做为中心夸耀1万分(件)以上东西收藏品。

同时,明治时代被建设了的本馆,由于由于亲自动手许多皇太子皇宫(赤坂行宫)等的宫廷建筑的建筑师片山东熊的设计的东西,被指定与正门和袖子墙等一起为重要珍贵文化遗产。

科学创新

高清晰度电视、美术讲座、解说片等。为进一步缩短人与美术的距离,这里常常以崭新的尝试,引导着博物馆的潮流。“京博”引以自豪的不仅仅是收藏品。这里还定期出版学术性刊物,每年对近畿地区的神社、寺院等文物进行调查。同时还设立了文物保存修理设施和京都文化资料研究中心等,充实作为研究机关的设施。

早在1992年这里就开始使用高清晰度电视来介绍、解说本馆的收藏品,使更多的人观赏到很难经常展出的无以数计的艺术作品。迄今为止,这里制作了《京都国立博物馆馆藏的名作》、《平安时代的绘画》、《镰仓时代的绘画》等26种原版软件,通过这些资料重点介绍国宝、重要文物等名作。

若能够轻轻松松地接近珍贵的文物,自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另外,由于高清晰度电视能够给出用肉眼看不清部分的特写镜头,因而也有助于研究人员进行作品研究。这里也规定出每月有二个免费参观日,举办由文艺工作者参加的与美术有关的讲座,并且每月发行一次由中、小学生担当解说员的展品解说片“博物馆词典”等等。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进一步感受到文物就在自己的身边,京都国立博物馆一直在别出心裁地进行新的尝试,以引导博物馆的潮流。今后京都国立博物馆仍将时刻注视这一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