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四圣宫(临汾市)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元至清)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西闫镇曹公村

发展历史

四圣宫历史悠久,依据宫观中的经幢刻文“凤仪二年”和狄仁杰的相关信息推断,寺庙最初约修建于唐代,那时规模肯定很小,且不存在舞楼。嘉靖年间庙有重修;嘉庆十七年,西闫镇曹公、堡子、十河村(十河社含上河邨)三大社出资重修。民国年间亦有重修,21世纪初的十年内,对四圣宫的舞楼进行过重修。

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

四圣宫位于山西高原南部,地处中条山山脉东段主峰历山脚下中山丘陵区。汾河的三级支流曹公河在宫观东部流过。

行政区划

四圣宫位于山西省南部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西闫镇,在翼城县通历山舜王坪景区的旅游公路上。

交通条件

334省道从沁水西经四圣宫到达闻喜东镇,串联古猿遗迹玄元洞。

翼城县从东南旅游公路出发,沿途经过历史文化名镇南梁镇的乔泽庙舞楼、南梁故城遗址、翔山风景区到达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西闫镇,在西闫镇补充给养和休闲,经历史文化名村曹公村的四圣宫、到达历山舜王坪景区。

建筑构成

四圣宫古建区由老君庵、四圣宫和关帝庙组成。

自山门进入后的,北侧是三进组合庙宇,南侧是四圣宫庙会时的展货区。北侧的三进院落自西向东依次是老君庵、四圣宫和关帝庙。

老君庵偏小,无舞楼;

四圣宫主殿供奉尧舜禹汤四圣先贤,南侧对应元代四圣宫舞楼;

关帝庙修建于嘉庆十七年,建好后与四圣宫融为一体,供奉关帝的主殿南侧对应关帝舞楼。

庙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底至八月十五,四圣宫舞楼与关帝庙舞楼大唱对台戏,因两处舞楼相通,因此观众便可以到两处观看表演。

文物地位

四圣宫(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翼城县东南50公里处的西闫镇曹公村

因宫内供奉尧、舜、禹、汤而得名。创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东侧有关帝庙一座,与四圣宫连为一体。四圣宫坐北向南,中轴线上舞台、献殿(不存)、正殿,正殿两旁三间耳殿,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东西廊房各六间。

舞台为宫中之冠,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坐南朝北,平面近方形,台宽7.71米,台深7.21米,通高13米。井字形梁架结构,单檐歇山式,斗栱五铺作,每面各施六朵。整个建筑用材硕大规整,为元代建筑中的佳作。

四圣宫舞台为我国现存较早的戏台之一,对研究我国戏曲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