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大同煤矿万人坑

门票参考
免费参观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1937-1945年)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大同市煤峪口南沟

大同煤矿万人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煤峪口南沟。日军侵占大同期间,残酷掠夺大同煤炭资源,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等地抓夫骗人到大同煤矿当劳工。矿工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矿井下,每天服苦役十几个小时,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折磨而死的劳工不计其数。劳工死后被抛尸荒山野岭,造成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其中南沟万人坑死难矿工达六万多人,是大同万人坑中较大的一处。

形成原因

日军占领大同煤矿8年期间,实行“以人换煤”的政策,掠夺煤炭1400万吨,致使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致死。平均每出230吨煤就要死1个人。现存较大的“万人坑”达14处。比较完整的煤峪口矿南沟“万人坑”,由上下两洞组成,上洞宽6.7米,深40多米;下洞宽4.5米,深70多米。洞内层叠尸骨,有的截断双腿,有的折断脊骨,有的击穿头颅,有的呈向洞口爬动的姿势。

矿工在日本宪兵队、矿警队、密探队、洋狗队监视下采煤,每日在井下劳动12—16小时,渴了饿了喝点井下的脏水。矿井出现异常,仍逼着下井。出了事故只抢机器不救人。1938年,煤峪口矿9号掌子面冒水,日寇仍赶着工人下井,结果地下水冲出,将120多人困在井下15天,除8人活命外全部饿死。

1941年6月,没有支护的白洞西坑就要塌落,70多人仍被赶下去挖煤,结果大顶崩塌,全部被压死。1943年春,忻州矿南4号采煤掌子面塌落,压住8个工人,其中1人露出半截身子,人还活着,在场鬼子挥刀劈死这个工人,叫其他人去挖机器。

矿工每天出井得一个饭牌,折伪币5角,每月不过15元,而小把头工资却在100元以上。吃的是窝头、黑豆饼和发霉的“兴亚面”。110多人睡在一间30多米长、四五米宽的土房里,盖的麻袋片、水泥纸袋。病了不给医药,爬不起来就让拉尸队抬着扔进“万人坑”。疑为传染病的就送进“烧人场”,还没有咽气就被活活烧死。大同的野狼、野狗肥得流油,是“万人坑”把它们喂肥的。

考证与纪念

20世纪60年代,对大同煤矿内“万人坑”中死难者的身份调查与考证已经开始。1961年,大同煤矿开启“万人坑”洞口对职工进行阶级教育。1962年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建馆。从1966年12月开始,中国国家文物局文博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在大同矿务局会同之下,共同对大同煤矿“万人坑”进行了科学考察和遗骨整理。在长达半年的调查中,专家们对其中188具尸骨进行了考证,经由人类学方法鉴定,判定了死者的身份和死因,得出了“万人坑中的尸骨为日军占领大同煤矿时期所抛弃,其中大部分为非正常死亡”的结论。在核实身份与死因之余,调察组还在尸骨堆中找到了死难者残存的遗物。 1969年,大同煤矿建成阶级教育展览馆,并向公众开放。

2002年,大同煤矿“万人坑”被山西省旅游局确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2004年,山西省文物局将“万人坑”定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起,山西省政府和同煤集团共同出资5000多万元,对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进行大规模扩建与维修。2010年,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新向公众开放。

山西省长吊念

2014年4月2日,山西省长李小鹏深入大同市南郊区调研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调研期间,李小鹏专程到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凭吊死难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