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玄帝庙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至清)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樊村镇樊村

安徽正阳关

3A级玄帝庙公园景区位于寿县城西南30公里正阳关镇境内,占地80余亩,玄帝庙公园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庙而远近闻名,玄帝庙坐落于公园西南一隅,庙宇大殿内供奉的玄天大帝等五尊铜神像均为明朝正德7年(公元1512年)用4吨多精铜铸造而成,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雕塑铸造艺术精品。公园内还有众多古迹名胜。每年的二月十九艺术节期间都会吸引周边县市十多万群众游人到正阳来观光游玩,玄帝庙也成为善男信女祈福平安之必拜之处。

江苏泗阳

泗阳玄帝庙始建于康熙19年(1680年),是泗阳县历史上34座寺庙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桃源县志》(乾隆康熙合订本)记载,该庙是当时任泗阳县知县的江西丰城人万谦所建。他根据中国寺庙的建筑格局上的庙门朝向、阴阳调和、遵从五行的法则和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对称稳重的审美原理,选择了正面中路为庙门,面对京杭运河,背依村庄,依村旁水,景色优雅的泗阳棉花原种场五堆村这块风水宝地,作为道教庙宇的建址。玄帝庙建筑虽然不在名山幽林里,但很有“深山藏古寺” 的深邃意境,将玄帝庙“托体同山阿” 体现了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佛家思想。

玄帝庙,因主祀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故又称真武庙。玄帝观自清乾隆年至解放初,先由道教人使用,解放前由道教演变成佛教,并管理良好,曾多次维修、增建,所以整体典雅美观。

玄帝庙,又称真武神。真武神是由中国古代对四方四神之一玄武神的崇拜演变而来的。从先秦时期的玄武崇拜到宋元时期道教提倡的玄帝信仰,可以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由北宫玄武到玄武将军,由玄武将军到真武真君,由真武真君到玄天上帝。南宋中后期,道教界已普遍地应用“玄帝”一词。真武的神圣地位由“真君”提高为天帝。

玄帝还被称为荡魔天尊、雷部之祖、治世福神、三教祖师等,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引起了燕珠棣及其谋士姚广孝的关注,于是就有了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誓师时的“玄帝显相”,更是要把玄帝保佑燕王靖难的神话用建筑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千秋万代流传下去。因此,明成祖朱棣修建的武当九宫八观,绝大多数正殿里都供奉着玄帝神像。

远望泗阳玄帝庙,掩映在一片意杨之中,虽没有深山古刹的神韵,但红墙碧瓦与挺拔的意杨树相辉相映,显得十分肃静,让香客庄重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玄帝庙西南20米处有一个古井,不论天气如何大旱,井水从未干过,井水始终超过附近水面一米多高。大门两边是两个石鼓,给这座庙宇增加了历史悠久的底蕴。走进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内耸立着价值1万多元的2吨紫铜香炉,腰部凸雕着捐款者的名单,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发出紫铜色的光芒。三棵白果树在院内大理石地面上生发出勃勃的生机。在香炉的东面还有一棵柿树,它是明代玄帝庙住持慧仁大师亲手所植。1977年11月21日,一个雷雨之夜,第十八世住持圆寂时,该树折断而幸存残桩,如今残桩又芽发回春,为古庙的历史作见证。

院的东边是两层16间楼房,供外地香客洗漱、食宿。西边是6间寮房,即和尚住的地方。南边由西向东是天王殿和三圣殿,天王殿里供奉着1.5米高外镀真金的弥勒佛,背后是外镀真金的韦驮菩萨,在他们的两边是3米高外镀真金的四大天王。三圣殿里供奉着1.95米高全铜铸造外镀真金的阿弥陀佛和1.85米高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北边由西向东是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大雄宝殿,始建于1680年,里面供奉着外镀真金的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佛像,两边是1.2米高的全铜的18罗汉和文殊普贤20尊塑像。在大雄宝殿里还有价值4000多元的红木木鱼,有价值2000多元的大罄法器和价值15000元会唱歌的千佛灯(也叫光明灯)、120斤大的铜香炉。观音殿里面供奉着外镀真金的观音菩萨、玄帝菩萨、地藏菩萨等。在观音殿里还有“暮鼓晨钟”所指的大鼓和1.5米高的全铜外镀真金的乐师佛。据说地藏王菩萨,专管鬼神的,寺里法师每逢佛圣诞日都要带领众多信徒居士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念经做法事。除了大雄宝殿,其它殿全是在2002年以后建成的。

在大雄宝殿的西山墙外面埋葬着第20代掌门人龙绍和她的师妹沙弥尼。

据现在的第22代掌门人本固讲:1.8米直径的七层宝塔即将座落该庙。以后在天王殿前面造三间山门,里面供奉着哼、哈二将和王灵天官。前面造两层钟鼓楼,在钟鼓楼东面树立9.9米高孔圣人石像,在石像的北边是放生塘,塘内造六合亭,亭内塑观音像,放生塘的后面还有五百罗汉堂。在放生塘的东南建素菜馆,在素菜馆北边建一个大型停车场,在这些建筑物的四周拉上围墙。

总之,玄帝庙整体建筑布局,是平面方形,沿着南北纵深轴线来组合空间的,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展示了组合变化所赋予的和谐、宁静的韵味,使庙堂显示出庄重、典雅的自然情趣。

2004年4月5日,玄帝庙举行佛像开光大典,市、县佛教协会的领导和县政府领导,镇江、安徽等省内外200余名寺庙高僧、大德居士和20名出资助建的商家老板以及慕名前来拜佛的群众等3000余人参加了大典。

据第22代住持人本固讲,泗阳玄帝庙现有皈依证和五戒证的有792人。每年有7次佛圣诞日,分别是:农历2月19日、4月初八、6月19日、7月30日(月小29日)、9月19日、11月17日、腊月初八。每逢这些日子,外省外县、本县本土的香客都纷至沓来,“诚心诚意入庙殿,手举清香许心愿,祈求安详赐人间”。在默念祈祷中明白了:“有罪悔恨求化解,无恶当亦存戒心”、“心存邪僻任尔烧香也无益”、“行善则善,行恶则恶,人想无祸,便要终生辩美丑”、“道德善良为本能够彪炳千年” 、“性不谏来可追念乃平生当思涤瑕荡污,悔昨非知今是祈其福尔从兹食德饮和”的道理。

汤阴县

汤阴县玄帝庙,位于汤阴县城东15公里菜园镇东街,北临汤河,东靠鹤台公路,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现存山门、大殿、玉皇阁等十五间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玉皇玄帝创自前明嘉靖……”,“大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原菜园东街小学曾使用。历经几百年沧桑,玄帝庙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来汤阴旅游的人们经常观光游览之地。

福建福州

明朝永乐帝朱棣,于永乐十年(1412年)下了一道圣旨,张贴黄榜,昭示天下兴建玄帝庙。于是福州官府便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屏山镇海楼上奉祀玄帝。

玄帝又称玄武帝、真武帝,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属于“水”,所以民间又称为“水帝”,位于城北。而屏山正是福州城中轴线的正北,以与城南的火帝庙(可惜已被折毁)遥相呼应,带有希望福州城免受水火之灾患的良好祝愿。

随后,福州镇守崔安,在西湖畔建“玄帝行宫”,并在玄帝殿左右配祀三国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与五显帝。明万历间,又在鼓楼之右建崇真君祠,内祀玄帝。同时,在今仓山望北台(俗称黄柏台)上建有一座规模壮观的玄帝庙。今除尚保存较好的殿堂外,还有一块刻于明代的古碑,详载其历史,成了文物,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福州著名乡土诗人魏杰,在参观望北台玄帝庙后,吟了一首诗:“岭头玄帝阙,江底白龙宫。山势朝城北,涛声涌海东。高僧琴不俗,骚客赋争雄。满壁琳琅句,碧纱字字笼。”对玄帝庙的文化内涵,作了生动的描写。

到了明末清初,镇海楼上的玄帝庙被北门外(今左海社区)梅柳桥附近的村民分炉,颇具规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逐渐被外单位占用。改革开放后,落实了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村民便在桥亭上恢复了玄帝庙,红墙碧瓦,古榕参天,内祀玄帝,旁祀周公、桃花女以及风师雨伯等,反映了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之意。桥下有屏西河与铜盘河在此汇聚,通向西湖,环境十分独特。殿里有几副对联,其中有以地名作联的:“金吾境山仰北斗,梅柳桥水接南天。”有以“玄武”两字作为藏头联的:“玄门合德双汇水,武瑞居尊一炉香”等,都很有文学价值。山门外还竖有一块石碑,铭记该宫殿的历史与现状。

山西省河津市

玄帝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河津市樊村镇樊村

玄帝庙又称琉璃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1570年),至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轴线有山门、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占地面积2997平方米。

香亭面宽、进深皆三间,三重檐歇山顶。中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

山东省兖州市

位于颜店镇颜店村北(今镇拖拉机站院内)。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大殿座北朝南,为砖木结构,面阔5间,长17.25米,进深10.5米,硬山顶,绿色琉璃瓦(重修后多改为灰色瓦),5架梁,前后设廊,间与间设铺间斗拱。整个大殿座落在1米高的砖石砌的台基上。殿内存有明代壁画(现已模糊不清)。大殿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玄帝庙大殿1985年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