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

门票
免费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新城区文化广场西侧

馆藏文物

契丹文化的瑰宝——宝山...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发展历史

宝山古墓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原东沙布台乡境内宝山村的一个山脚下,村民在灌溉农田是无意间发现。按幕中题记,幕主下葬于天赞二年(公元923年),是有纪年以来最好的契丹贵族墓葬.据当地老年人讲,老辈口语相传他们就是守幕者的后人,但因年代久远,已经不知墓室的具体方位.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村民挖大口井,曾经在附近据出一对石门,有人意图打开古幕,但害怕墓道里暗设机关,因而作罢,这一契丹文化瑰宝才得意保存至尽并重见天日。

耶律慈特墓志

刻于辽道宗大康八年(1082年)。1997年夏被盗墓者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白音温都苏木沙日宝特嘎查的一座辽墓中盗走,后于当年8月被当地公安部门追回。志盖中央台面部位刻篆体契丹小字,志石刻契丹小字墓志28行。墓主卒于大康七年(1081年),享年38岁,因其生平事迹不显赫,墓志用很大的篇幅详述其家史,从墓主人的第七代先祖开始记载。墓志原石现存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有关情况介绍见刘凤翥《最近20年来的契丹文字研究概况》(《燕京学报》新11期,2001年11月)。墓志目前尚未发表。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里的山水秀美、林草茂盛,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日、美、德、加、英、韩国的文物专家专程来此进行过文物考察,举办过文物研讨会,对宝山壁画给予高度的评价。

玉斧,长8.5厘米,宽2.5-5厘米,厚1.5厘米,1978年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塔拉苏木巴彦诺尔大队征集勾云形玉佩,阿鲁克尔沁旗公安移交品

代表性文物

红山彩陶罐(新石器时代),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白音他拉苏木他本套勒盖嘎查。通高35.2㎝,口径27㎝,腹径24㎝,底径12.2㎝。侈口、筒形腹、平底、红陶质地、外绘黑彩,肩有两小突起。肩及下腹绘格纹,腹绘一周垂幔纹。它的纹线表明它为红山文化器物。

红山玉蝉(新石器时代),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苏木,长7.2㎝,直径2.5㎝,黄玉质地,中间有十字穿孔、背雕双翼,为红山文化器物。

高翅镂花鎏金铜冠(辽代),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苏木。翅高29.8㎝,冠高23㎝,前后径20.5㎝,左右径19.2㎝,重697克.圆形冠身,十字形支架上饰一立凤,凤站在莲花上,旁边有高两高翅,镂花饰片均饰缠枝牡丹纹,边缘卷草纹,为辽贵族女性用冠。

宝山壁画(摹本),宝山壁画现存壁画面积150多平方米,表现各类人物46个,反映契丹贵族日常生活、神话故事等内容,堪称辽早期绘画艺术宝库。

耶律羽之墓随葬品、图片、彩绘石桌(实物),出土阿旗罕苏木耶律羽之墓,长30㎝、宽45㎝、厚4㎝,长方形桌面,表面用颜料彩绘,用红彩起稿、勾线,在边框内填红、白、红彩。中心为菱形,内绘四朵牡丹花,菱形边框外绘如意云头纹一周,整体布局对称完美,绘画技巧高超。

金人、金牌,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花根塔拉辽墓。金人二件完整,高9.5㎝,宽3.5㎝,重28克。人形戴山形冠,头部经过捶打,呈浮雕状,五官司刻划清晰。上下身錾刻花叶纹。颈、身、足上共有七个孔。一件为男性有胡须,背素。

海东青纹圆形金饰片(辽代),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花根塔拉辽墓,金质地,直径3.3㎝,重5克,圆形饰片,边有四缀孔,錾刻海东青纹,海东青站立姿双翅展开欲飞,鱼子纹为地,背素面。

鎏金铜面具(辽代),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长25.7㎝,辽耳宽24.7㎝,高7.5㎝,重400克,铜皮锤挥出面具五官,下巴刻划胡须,表面鎏金,耳朵上下各有二孔。为男性戴面具,女性面具刻划眉线,耳朵上下共有6孔。

墓志及拓片,北大王墓志铭,契丹大这,辽,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昆都镇乌苏文和辽墓。石质,高97.5㎝,上下宽63.5㎝,厚6㎝,长方形碑体,碑面阴刻契丹大字,从右向左共刻二十七行竖行,共计800余字。

北大王墓志铭(汉字),高100㎝,下宽63㎝,上宽62.5㎝,顶宽28.5㎝,厚6.5㎝,长方形,上站磨圆,正面镌刻“北大王墓志”六字,篆体竖书。质地为砂岩,灰色。背面刻有汉字楷书二十一行,许多专家学者慕名而来,在草原旅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