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泌阳县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

别名
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旅游区,泌阳县焦竹园鄂豫边革命纪念馆,鄂豫边革命纪念馆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8:00~18:00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

简介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包括焦竹园革命旧址、鄂豫边纪念广场、鄂豫边纪念展厅。馆藏近现代文物623件。旧址房屋为明代建筑,分为西院、东院和一个东偏院,共有瓦房53间(包括一座楼房),占地面积45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广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展览馆占地面积73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新建展览馆分为主展厅和两个副展厅。

地理位置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位于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内。西距泌阳县城33公里,南距桐柏县城55公里,北距舞阳县城52公里,东距确山县城45公里。南邻铜山风景区,S334公路从村中穿过,北临新阳高速公路1000米。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托铜山、白云山、盘古山、铜山湖等秀美山景,还有铜山湖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等优秀景区。

场馆规模

目前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已开放的有焦竹园革命旧址、纪念广场、主展厅、今日泌阳展览室以及游客服务中心。

1、焦竹园革命旧址系明朝建筑,占地面积47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大院和一个东偏院。鄂豫边省委自1935年成立进驻焦竹园后,东院作为鄂豫边省委机关所在地,西院为游击队司令部。

2、纪念广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芝麻灰花岗岩铺面,四周绿化与竹林相应,通过三道汉白玉小桥过河步十数级台阶达鄂豫边革命历史展览馆。

3、主展厅按照鄂豫边革命斗争发展史陈列布展,利用“声光电”高科技以及电子阅览书等形式展示历史。馆内保存各类文物568件,制作展版180幅。

4、今日泌阳展览室从城镇交通 、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科教文卫、工业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介绍泌阳发展状况。

5、游客服务中心包括接待处、多功能厅、休息室、医疗室、购物区以及停车场等全方位旅游服务设施。

历史背景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驻地。以此为中心开辟的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又称桐柏山革命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市十五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

1935年8月,张星江、王国华、张旺午,在唐河毕店商定,将豫南、鄂北两地党组织合并成成立鄂豫边省委。张星江任书记,王国华任宣传部长,仝中玉任组织部长。接着,在泌阳王店南部张楼村高粱地召开会议,决定.在确、泌、桐、信四县结合部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桐柏山去革命根据地,以配合南方各游击区的斗争。省委机关主要设于王店乡张楼、铜山邓庄铺、焦竹园。之后,省委派人三上北方局,又到延安,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刘少奇同志的具体指示。朱总司令亲自接见了鄂豫边省委代表周俊明指示“你们要猛烈的扩大······”。

1936年1月,鄂豫边省委建立自己的武装——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从7个人,3支枪,不断发展壮大。1937年10月初,红军游击队在抗战爆发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发展到400多人。根据党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变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独立团壮大到600多人,辖两个营六个连和一个通讯排,一个手枪队。1938年初,根据中央指示,周恩来同志宣布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

1938年1月,中共鄂豫边省委迁驻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焦竹园革命旧址是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前身。省委机关迁驻竹沟后,焦竹园曾作为招兵处,在保障中原抗战,人员输送、物资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