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

别名
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参考
60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森林公园等级
国家级(2002年建园)
所在地/隶属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

位置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北部国有雅长林场内,地处东经106°11′~106°27′,北纬24°44′~24°53′。森林公园东临天峨县,南与田林县接壤,西面背面隔南盘江、红水河与贵州省册亨、望谟布依族自治县之间,总面积13879.7公顷。森林公园距百色市218千米,距广西首府南宁市490千米,距国家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160千米,距贵阳市500千米,沿北盘江溯流而上至黄果树瀑布130千米。龙滩电站2006年大坝合拢后,沿库区水路往上可到达贵州的册亨、兴义以及云南等地,往下游可到达天峨、东兰、大化等县,贵州、云南等西南省区可从水路便捷地到达森林公园。

地形地貌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麓。由于古代地壳多次变化,地层褶皱起伏,加上受流水的侵蚀强烈,地表遭受切割,峰高谷深,已失去第三系的始新世——古新世形成的云贵高原地貌景观。虽然演变,但仍有相似之处。如新化(甲里)谷地,始新至新世所堆积的紫红色块状砾岩,已上升到河谷以上60米~120米,地面抬升幅度200米~300米,红层砾岩,已被水流切穿基底,到三迭系中统的砂岩、页岩,同时在河流两侧中堆积Ⅰ—Ⅱ级阶地松散堆积物有白泥、砂卵石层。

气候特点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在16.0℃~20.9℃,1964年至1985年间,平均气温为16.4℃,其中1980年最高,为16.9℃。1976年、1984年最低,为15.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是23.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是7.4℃,气温年较差为16.0℃,极端最高34.0℃,极端最低为-5.3℃。

动物资源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有蟒蛇、黑熊、黑豹、斑林狸、穿山甲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

植物资源

在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的原始莽林中,有拉雅松、榉木王,70多种珍贵野生兰花;既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又有鹅掌揪、大百合、楠木、榉木等珍稀植物32种,还有天麻、首乌、杜仲等100多种野生名贵药材。

化石资源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左侧山腰上的岩洞中,发现了大熊猫化石,其完整的头盖骨已存放于国家博物馆。化石洞中还发现了比恐龙出现年代更久远的已灭绝的动物莫白、大型动物犀牛、野猪和鹿等化石,堪称“古生物化石博物园”。

人文资源

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拥有高山汉族独特的民俗文化,54个音调的高山汉族民歌,林场内的高山汉族建筑,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主要景区

风岩天坑景区

大石围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的北边,属红水河南端的干热河谷地带,经国土资源部岩落地质专家和岩溶洞穴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大石围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约为613米,居世界同类大型岩容漏斗第二,长约为600米,宽约为420米,其容积的0.8亿立方米,也处于世界第二位。在大石围周边村屯又有独特奇绝的百洞、神木、苏家坑、邓家坨、甲蒙、燕子、盖帽、黄猄、风岩、大坨、穿洞等20多个石围,形成了“天坑群”。在“天坑群”的周边,还有冒气洞、马蜂洞、琢木当上洞、下洞、熊家东洞、西洞等30多个溶洞景点及配套的人文景观红七、红八军会师旧址和古老的造纸作坊。

黄猄洞天坑景区

景区中心距首府南宁400公里,乐业县城30公里,距大石围天坑仅3公里,现已开通到景区的直达快班,交通便利。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将与世界闻名的大石围天坑、拥有大型莲花盆的罗妹洞以及美丽的水上天生桥组成壮观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坑底大面积地下森林栖息着大型野生动物,坑内西侧有落差一百多米的季节性瀑布,坑边有蛙王护洞的传说和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坑内有神秘天坑金刚、天坑仙鸽和黄猄神像等29个自然风景点。在公园洁瀚无际的原始莽林中,有大熊猫头盖骨化石,有拉雅松、榉木王;有九十九个堡,风岩峡谷,花坪绝壁等景点;独具特色的长槽民居、南朝梯田、白云山庄和古朴自然的西南民俗风情;盘古王山和草王山原始森林。在天坑内建立了天坑攀岩基地,开发有三条国家级攀岩线路和两条170米高的速降线路。

花坪景区

花坪景区是广西百色市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景点。景区内生长着三十多种天然野生兰花。

盘古王景区

盘古王旅游区坐落于花都狮岭镇振兴村的盘古王山麓。盘古王山传说是由盘古王变成的盘古王庙又叫盘古神坛,是广东一处著名的游览、登高胜地。而盘古王开天辟地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这里建成的盘古皇庙,位于盘古皇山的山脚。现存的神坛则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重建的,是广东著名的文化艺术古迹之一。这里的景点主要有:半山亭、盘古卧石、龙口泉、石坪、“盘古烟霞”等。每年农历8月20日的盘古诞辰和农历9月初9的重阳节,是盘古皇山最热闹的日子。登高、祭拜、旅游的海内外客人达二三万人。

西南民俗风情园

民俗风情园以山南雅砻河的微缩景观为主轴线,贯穿圣地之门(此部分通过楔形广场、五色土、下沉广场、平安塔、藏戏台、经幡、藏符号等,为游人营造一个浓郁的藏文化场景)、丛林寻宝(在林卡中设置寻宝之路。游人在迷宫的行进中,通过一系列关口,获得“宝藏”和了解藏文化)、田园牧歌(“田园牧歌”主题园通过藏民族的牦牛文化、青稞文化展现藏族起源)、珠联璧合(珠联璧合主题园主要展现文成公主进藏、西藏凄美的爱情故事、藏民族的婚嫁习俗,使游人了解藏汉友好的悠久历史及藏民族对美好、祥和生活的向往)、藏地风情(该主题园通过三个系列藏民居建筑(即帐篷系列、碉房系列、井干系列),展现不同分支、不同地域的藏族建筑、民情、风俗等特色。这些民居建筑可为游人提供会议、住宿、度假服务。在晚间,可在此主题园的林卡内举行大型篝火晚会)、水上闲庭(“水上闲亭”部分主要通过水面、岛屿、树木、建筑,为游人营造一个水上观光、休憩的场所,湖边设静乐船坞,游人从此处乘脚踏船,湖上荡舟,绕含翠屿观赏奇石、西藏野生动植物,饱揽青藏高原独特的水域风光)、绿野竞骑(该部分大面积的草地用来进行赛马、射箭、摔跤、藏戏表演等项目。每年在此定期举行雪顿节、赛马节、射器节。场地外围设舞台、观骑台。观赏各项比赛、表演。节目期间晚间可举行大型篝火晚会,演员与游人大联欢)、林卡垂钓(此部分由一系列的水域组成半弧形的带状水景区。各部分由不同材料的观景桥相连。如木桥、铁索桥、藤桥、石块砌筑桥、钢结构桥等)。

一沟景区

一沟景区是广西百色市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景点,该景区是一处水上乐园,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一类标准。

基础建设

2003年7月,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单位雅长林场出台了《关于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决定》和《关于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招商引资的规定》,已于2003年国庆节期间宣布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与乐业大石围同步对外开放。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期为8年,总投资10321.5万元,分两期实施;第一期2003—2006年,重点建设花坪景区、黄猄洞天坑景区和风岩天坑景区,计划投资5787.5万元;第三期为2007—2010年,重点建设盘古王景区和一沟景区,计划投资4534万元。

品牌建设

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10月1日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省际交通

铁路

中国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南昆铁路贯穿百色市全境。位于市区东南部的百色火车站已经开通了到达上海、广州、昆明、南宁、桂林、厦门、湛江等地的客运列车。

公路

323、324国道交汇贯穿整个百色地区,与南宁至百色、白色至乐业、田东至靖西二级公路以及众多三级公路、乡村公路一起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位于市区北面的长途汽车站开通有前往南宁、桂林、北海、柳州等省内各区市的客运线路。

市内交通

百色市区有8条公交线路,站点基本覆盖了市区各地,市内出租车众多,起步价按车型档次的不同分为夏利3元、千里马等4元、捷达5元。

历史人文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柱着拐杖的赤脚大仙路过黄猄洞天坑时,但见此地流水潺潺,古树叁天,林里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共生,到处是鸟语花香,一片祥和。他看着看着,不知不觉被这美景给陶醉了,手中的拐杖就滑落了下来,“轰”的一声,地动山摇,拐杖深深地插在地上。老神仙使出神通,把拐杖拔起来,在拐杖落下的地方就盛开了一个大洞,就是现在的黄猄洞天坑。天坑底部的南边又有一个山东洞,老神仙见到山洞倒也清静,便在洞中修炼。累了就在洞中睡觉,睡觉时,便把拐杖深深地插在山洞右上方的石壁上。为防别人偷走,他就命天池是的蛙王到天坑入口处守卫。那要挟拐杖当地老百姓尊称为“神仙棍”,这个洞就叫“仙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