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赵尚志纪念馆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16:00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行业)
旅游景区级别
2A
所在地/隶属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中山大街二段

馆区展示

赵尚志纪念馆以弘扬尚志精神为主题,以赵尚志的革命战斗经历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场景及现代化科技手段,向人们讲述了赵尚志将军悲壮而又传奇的一生。

序厅浮雕

序厅是组名为“民族魂”的大型浮雕,呈现的是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这14年间,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壮丽史篇。

序厅陈列

展厅分为上下两层,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 忠义之家 刚烈少年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英雄的家乡,以及赵尚志一家“满门忠烈”的情况。

第二部分 寻求真理 投身革命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赵尚志在哈尔滨市许公中学读书,1925年底,赵尚志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以及在投入革命洪流不久,赵尚志就先后两次被捕入狱,度过了将近四年的铁窗生涯等情况。

第三部分 武装抗日 威震北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抗日救国成为当时中国人民迫切的要求。赵尚志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长为抗日民族英雄,创造了他生命中后十年的辉煌。接下来的第四、第五两部分讲述的就是作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的赵尚志的主要战斗经历。

第四部分:白山黑水 铁血三军

第五部分:治军治校 文韬武略

第六部分:面对挫折 忠贞不渝

赵尚志的一生是极其曲折坎坷的,他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围剿,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压力和委屈。赵尚志的一生中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党籍。一直到1982年,赵尚志牺牲40年以后,中共黑龙江省委才再一次恢复了他的党籍。

第七部分:将军蒙难 血染梧桐

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一个大型的幻影成像系统讲述了赵尚志将军牺牲的整个经过。

第八部分:中华英魂 浩气长存

赵尚志牺牲后,他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始终被人们传颂,这一部分展示了人们如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及人们怎样历尽波折,用了62年时间,终于找寻到了将军的头骨。

整个布展通过图片、实物、绘画、场景及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交互式、体验式、还原式等手法,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观赏习惯,增加了观众的现场感。纪念馆展陈中利用幻灯、声响、幻影成像等手段,对颠覆日军军列、木炮打宾州、冰趟子战斗等重要战役进行了详细解读,再现赵尚志誓死抗日、威武不屈的光辉形象。按展线参观整个纪念馆大约需要90分钟。

馆藏珍品

纪念馆文物征集的途径主要是深入当年赵尚志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去寻找,以及从抗联老战士及将军的家人那里搜集到的。

主要的实物有赵尚志用过的水杯、饭碗、皮箱以及他生前喜爱的美国马牌手枪,还有他的亲笔信,以及国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根据赵尚志的头骨及生前照片制作的赵尚志头部复原像。还有当年抗联部队缴获的日军武器等近200件。

另外纪念馆拥有绘画作品(连环画、国画、油画、版画等)30件;图片180多张。

英雄事迹

赵尚志是抗日英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9·18”事变后投身抗日武装斗争,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赵尚志生于1908年10月26日,满族,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家迁居哈尔滨,幼年家境贫寒,11岁离家,寻职谋生。他当过杂役、学徒和信差。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当年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早期党员之一。在学校被推选为学生会会长。同年秋因为搞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为学员,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党派他回东北负责学运工作。曾两次被捕入狱,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利诱,未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

“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敌人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一两银。”敌人还多次派遣特务奸细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他一贯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在党内针锋相对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倾路线做斗争,因而曾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军内职务,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依然对党赤胆忠心,继续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1942年1月,他带领小分队从苏联回到东北,在梧桐河一带活动。2月2日在袭击梧桐河警察分所时,被乔装成老百姓的特务击伤腹部,昏迷中被俘。他伤势十分严重,敌人决定对他进行突击审讯,他依然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他对审讯他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说完了他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敌人,闭口不语——他英勇牺牲了,全国解放后,黑龙江省珠河县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赵尚志被杀害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庆功,将他的躯体扔进松花江冰窟,2004年,赵尚志的的颅骨在长春护国般若寺被发现,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的颅骨安葬于烈士家乡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烈士陵园”,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出席了安葬仪式。

新近落成的赵尚志烈士陵园建在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赵尚志烈士陵园”七字由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纪念碑题字“赵尚志烈士永垂不朽”由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

陵园由墓室、塑像、纪念碑、广场、陵园门、环境绿化区等构成。陵园门口六十二步台阶,寓意赵尚志颅骨六十二年后被发现;纪念广场长宽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时二十分找到赵尚志颅骨;纪念碑高十四米,寓意东北十四年抗战胜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边长十米,同底边相加为三十四米,寓意赵尚志三十四岁牺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面,寓意赵尚志一生战斗在黑山白水之间。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所获荣誉

2009年5月,赵尚志纪念馆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0年10月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010年4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2年3月被中共辽宁省委命名为“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2012年7月通过辽宁省质量监督局验收,成为全省一批29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合格单位”之一;

2012年9月被辽宁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确定为“省级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基地”;

2012年8月,又被确定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2014年11月被辽宁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确定为“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地”;

2015年8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旅游指南

交通线路

市内乘车3、4、13路公交车到尚志公园站下车

参观时间

开馆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维修设备)

门票价格:参观者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免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