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禹王城遗址

门票参考
5元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三批(东周至汉)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禹王乡

文物简介

禹王城遗址南面中条山,青龙河、天盐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经东南,鸣条岗枕其西北,地势北高南低。

中国东周魏国早期都城安邑遗址传说禹曾居此,故俗称禹王城。位于山西省夏县西北 7.5公里处。据《史记·魏世家》载:晋悼公十一年 (公元前562)魏绛由魏(今芮城县北)徙治安邑。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按竹书纪年为梁惠成王九年,前361)“徙治大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此设河东郡,两汉、魏晋因之。北魏为北安邑县,旋改为夏县。隋徙治今夏县,旧城遂废。1959年、1961年和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曾对城址进行 3次调查。1967年对中城南部汉代冶铁遗址进行发掘。禹王城为保存较好的东周及汉代较大型城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模面积

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

大城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和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

中城

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时河东郡治。

小城

小城总面积75.4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855米,城墙现存1——4米之间。小城高于周围地面,地势西高东低,堆积层厚3米左右。1990年秋试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小城的使用时间长,建于东周,沿用至北魏。 禹王庙亦称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筑,民国时毁于战争。当地传说青台为夏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发掘历史

五十年代末曾作过较详细的调查。九十年代以来,又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对其时代、性质及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主要在古运粮河两岸和太原三门峡公路南、北两面。发现的遗迹有灰坑、陶窑、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东西特别丰富,有许多类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当、砖、货币、铁渣、鼓风管残片、炉渣及各种陶范、陶模等。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圆瓦当分卷云纹和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文字的两种。砖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方形文字砖。陶范陶模多为西汉时遗物,有礼器陶范、五铢钱陶范及四铢半两陶模等。

目前,禹王城遗址的宫殿、道路还不清楚,城墙城门也需解剖,与城址相配的墓葬区也没有调查和发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考古工作的深入。

禹王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遗存

城址有三重城垣,方向北偏东。

大城

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宽,周长约15.5公里。北墙、西墙和南墙西段保存较好,一般高出地面 1~4米,西墙高处达8米。东墙大部仅存断续残基。城墙夯筑,底部一般宽10~12米,西墙北段宽达22米。夯层厚6~8厘米。大城西北部较高地方普遍分布春秋晚期至战国的文化层,一般厚约 2米,遗物有鬲、罐、盆、豆等陶器和瓦类。

中城

中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周长约 6.5公里。西、南墙利用大城城墙,西北、东南角经补修,现高约 4~5米,北、东墙现高 1~2米。墙夯筑,宽5~7米,夯层厚约10厘米。中城内满布汉代文化层,厚约 2米,遗物有汉代卷云纹瓦当、“长乐未央”瓦当、“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字砖、“半两”钱范、五铢、货泉、货布等钱币以及盆、罐、瓮等陶器。采集的一件泥质灰陶钵腹壁外拍印“安亭” 2字。小城普遍有厚2~3米的文化层,下层出战国遗物,上层则多汉代遗物。据初步研究,大城可能为东周魏之安邑,中城属秦汉时代或稍晚,应为当时的河东郡治。

小城

小城使用时代长,可能原为安邑的“宫城”,延用至隋以前,或即北魏之北安邑县城。小城位于大城中央,平面正方形,周长约 3公里。城墙保存完好,现高约1~4米,宽5~6米。夯层土质厚薄不一,可能经多次修筑。东南角呈缺角状,有一个方形夯土台基,每边长约70米,高约 8米。上部为近世禹王庙废墟。下部夯土层厚6~9厘米,夯窝直径4~5厘米,含少量东周陶片。三重城垣皆有阙口,有的可能原为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