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达州市宣汉县香炉山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级别
2016年(3A)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香炉大道588号

历史传说

香炉山玄祖宫始起传说

香炉山始建于公元621年大唐武德年间。

公元617年,隋阳帝杨广在位时,民不聊生,民怨沸腾,64路烟尘,18路反王,反对朝廷的义军风起云涌,隋朝四面楚歌,直接威协到隋朝存亡之际时;社会上传了一首童谣:“杨花落,李花开,果累累,深渊采……”隋皇一闻,民遭殃,乱杀无辜损忠良。

有心腹方士安伽陀,上朝奏到李姓之人有可能夺天子之位改朝换代。劝杨广杀尽天下李姓之人。当朝宰相高颖奏道:“皇帝,不可再动杀戮,否则全天下人心惶惶,民心动摇,后果不堪设想。若圣有疑姓李之人颠覆天下,可削去李姓之人兵权,调离京机要塞。”当时隋朝当官的姓李居多,其全被解甲归田,唯唐国公李渊重兵在握,不敢解除他归田怕其兵变;遂调李渊离京都去任太原留守,并节制西凉,酌令李渊即刻起程赴任。

一品宰相宇文化极,密奏隋阳帝杨广,必须杀掉李渊全家,杨广说准奏!交宇文化极完成此事。

宇文化极一伙密谋,待李渊全家回太原之际,在临潼山藏龙岭杀掉李渊全家一行。藏龙岭是长安到太原的必经之山道,命大内高手100余人,伴成强盗,预先埋伏,伺机而杀李渊全家一行。

且说李渊全家一行40多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临潼山上藏龙岭,见上面写有“玄祖宫”道观字样。李渊全家一行,已人困马乏,便决定在此道观借宿一夜。李渊带家人进玄祖宫察看,并无道童,是一座废弃了的道宫。只见玄祖宫内供奉有玄武大帝(又名真武大帝)神像,披着长发,金甲黑衣,腰缠玉带,仗剑怒目,顶罩圆光,形象武猛。李渊叫家人一行上前恭敬三揖说:玄祖爷,今日我们路经此地,要在此暂借宿宝观一夜,望玄祖爷不要见怪,并保佑李氏一家平安……。

宇文化极一伙强人,见李渊全家一行住进藏龙岭玄祖宫,密谋半夜入睡用火烧玄祖宫,杀尽李渊全家一行。半夜只听一声炮响,玄祖宫四周燃起熊熊大火,瞬息间整个玄祖宫沉浸在一片火海之中,李渊一行正在酣睡,在大火中惊醒,一片混乱和惨叫!

李渊高声怒吼道:苍天不公啊!残臣当道,好人受死啊!玄祖爷,救我啊!我能幸存下来,以后我在全国各地给您建修道观再塑金身。只听天空中一声巨响,一条黑龙飞出,口吐黑雾,铺天盖地的滂沱大雨而来,随后一条金龙席卷李渊一行腾空而去,转眼间,李渊一行落地,见一石碑上书《凤鸣山》,李渊全家一行40余人完好无缺,齐跪凤鸣山石碑下承诺:一定要在全国各地广修玄祖宫,为玄祖爷真武大帝重塑金身!

公元618年李渊当皇帝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广修道观。由皇帝亲督三处为重点起建,命国师唐鹤、天监师赖重九、掌管灵台的堪舆风水师杨仙翁寻龙卜穴办妥此事。他们均由长安出发寻上西岳华山,再顺脉下至(今陕西周至县境内)寻得正龙身穴,修建玉清观,专奉元始天尊道场。又随山脉撵龙至今陕西省西乡县与镇巴县之间大叶山,寻得龙肩穴,修建上清观,主奉灵宝天尊道场。又继续顺行,沿秦岭大巴山脉,寻龙卜穴至今四川宣汉境内龙头山。龙头山出脉四势环绕,九山拱天,腾出五龙捧圣天柱山(古名龙圣山),龙圣山为秦岭脉出鼎盛龙脉。在此处寻得龙头穴修建玄祖宫,主奉玄祖爷真武大帝与道教教主道德天尊道场。

公元621元,玄祖宫竣工后,唐高祖李渊亲书“第一洞天”御匾,并赐乌金香炉一座;并御命道承真人为第一宫主。后人为了纪念御赐“香炉”,此山又恰像香炉,便将龙圣山更名为香炉山(今四川宣汉境内)。到了北宋改名为大炉山,元代又改名为虎头山,清代乾隆年间据史记又重新恢复香炉山之名,沿用至今。

香炉山,号称“第一洞天”福地,蜀东道教胜迹,“三教”文化经典集聚地。属于中国经典人文地理,九山拱天、五龙捧圣之地。风景优美,依山照水,茂林满山、绿阴蔽天,长寿养身之仙境。从地理方面讲,自古蜀东千百川,不如炉峰一支脉。

唐高祖御笔“第一洞天”牌坊亭亭屹立,经历千百载风霜雨雪洗礼,圣古文化丰碑,还犹如当年一样圣洁。香炉山以御赐乌金香炉命名,流传千古,成为了当代非物质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飞来石、神水湾、裂缝岩,盘龙石、棋盘石、吸天地日月之精华生长在盘龙石中间的千年盘龙树和生长在棋盘石上的千年棋树……等待着您的光临,它们会给您带来千千福报、万万仙缘,了却您一生心想事成之心愿!

人文景观

香炉山是朵艺术之花,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别馈赠。也是人文荟萃的集锦。大自然赋予它雄奇俊幽的丰姿,人文装饰了它的神采风韵。请看,它那盘龙石,棋盘石,飞来石,鹅蛋石,虎头石,渡人桥,舍身崖,断崖,天地神井,悬崖“福”字,打儿窝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奇特杰作,再看那四十八道寨门,分金亭,望江亭,庙宇,一洞天,牌坊,玄祖殿,石碑记,张静山石刻,更令人惊叹人文给它添的神韵风采!

香炉山建庙宇是在清乾隆前,始名报国寺,主祀岳飞,嘉庆四年遭火灾,修复后才主祀真武祖师。又遭火灾后,直到民国四年,在里人王晴轩,王道澜的倡议下,募集钱财再修,时达四年之久,终成辉煌七层殿堂,塑佛像数百尊,顶峰为玄祖殿。并修了乐楼和香客游人的住所,千百人聚此,可饮居不愁。香炉山集佛教,道教为一体,暮鼓晨钟,传道说法,名扬川内外。它经历了土改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改革开放以来,旧观重修复,新景逐日添,百花园,蟠桃林层层梯地药材生,茂林修竹,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精致迷人,当年羊肠小道已是壁立千仞,直插云天的万步梯。声威远名的名山古刹仍是断壁残垣,玄祖爷虽有好心人佛渡金身至今还在凄风苦雨中屹立。

自然风光

香炉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令人目不暇接,而最耀眼的还是那山岩上盛开的红杜鹃,它像勇士喷出的热血,它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它昭示这是一方热土,这里的人民热情奔放,这里的人民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血与火的斗争,这里有红军战士洒下的热血。

夏天,绿肥红瘦了,可那岩石上的百合花已独领风骚,它从翠绿中伸出头来,素白清香,形似喇叭,像在对天低吟,鸟瞰大地,不俗不媚地显示出自己静以致远,淡泊名利的风采。它是乎在告诉这里的人民是善良和纯朴的,这块土地是滋生和善的沃土。

秋天,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可它却别出心裁的打扮自己,野菊花金黄金黄地怒放于枝头,象给它披上的黄金盔甲,又好像在笑傲苍穹:“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是的,它与山脚下的百亩田畴里的金黄稻谷交相辉映,听!那农民收获秋色的此起彼伏的歌声,真令人沉醉于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无限欣赏中,这里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

冬天到了,白雪眷顾了它,给它披上了银装,庄重肃穆,让人生畏,远眺大有原词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近看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流水处,冰凌悬垂,玉笋银柱林立其间,似乎在显示它质朴中的绚丽,此时你虽看不到飞禽的舞姿,走兽的奔腾,而你会看到村舍的袅袅炊烟,闻到饭熟肉香的味儿,听到人们辛勤劳动后的欢声笑语。

景区开发

打造宗教文化旅游风景区

走进香炉山,来自成都、达州等地的不少道教信徒正在点香火祭拜。每月初一、十五香客不断,每年三月初三更是人山人海。数百年来,重庆、陕西、山西、河南、广州等省市的信徒纷至沓来,香火一直旺盛。

香炉山上大规模建筑道观是在清乾隆年间,始名报国寺,主祀岳飞,嘉庆4年遭火灾后复修道观,主祀真武祖师。后又遭火灾,直到民国4年,在当地人王晴轩、王道澜的倡议下,募捐钱财再次修复,4年之后终成辉煌的七层殿堂。山上塑像数百尊,并修了乐楼和香客游人的住所,千百人聚集在此,可以饮居不愁。“破四旧”运动中,道观毁于一旦,塑像零落残缺。后来在看山人的努力下,一些建筑才恢复了部分面貌。

巍然壮观的香炉山,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众多,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有关部门正在制订旅游建设规划方案。近几年来,宣汉县出台相关政策,修复部分景点,完善部分设施,打造了五六条上山道路,借助香炉山旅游开发平台,创建产业园,打造农家乐,初步形成了炉山论道、旅游品果的宗教文化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