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大庆龙凤湿地

别名
龙凤湿地
开放时间
全天
适宜季节
夏季,秋季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卧龙路

名称来源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因座落在龙凤区境内东南部而得名龙凤湿地,游人若以为龙凤二字与水中和天上的两种灵物有关则差矣,它名称的由来只是源自人名。1903年修铁路乘降所,因为该地没有名称,就以正、副监工李魁龙和张广凤名字中的尾字“龙”“凤”结合而命名。

地理位置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大庆市的龙凤区境内东南,是一处位于大庆城区中的湿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7`-125°15`,北纬46°28`-46°32`,总面积5050.39公顷。

环境资源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明显,温差较大。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4.5℃ ,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39.2℃。年均4月中下旬解冻开泡,每年11月上旬结冰,无霜期149天,结冰期17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5mm。保护区内地势低洼平坦,泡沼相间,自然坡降小于千分之一。土壤由草甸土和沼泽土组成,其中沼泽土是其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面积约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0%左右。

由于龙凤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边缘,受到大小兴安岭及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的影响,在植物地理成分上具有混杂的特点,既有北温带分布的植物属,又有温带亚洲分布的属、东亚分布的属、中亚分布的属、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属、地中海至中亚分布的属、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分布的属等;这就说明了保护区内植物区系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地理成分的复杂性和地理联系上的广泛性。

大庆市龙凤自然保护区地势平坦,土壤类型单一,这样的环境使湿地分布种植物较多。同时,受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夏季气温较高,因而华北植物区系较发育。但是本保护区内并无特有种,这与本地区地质地貌形成年代较短而且植物发育条件较差有关。表现出了植物区系年轻性的特征。

资源概况

据其起源、分布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以下5个区系类群:上第三纪区系类群,北方平原区系类群、北方山区区系类群、江河平原区系类群、亚热带平原区系类群。

野生动物

凤湿地计有野生动物207种(含45种鱼类)。其区系组成中,古北界成分占绝大比例,同时有部分东洋界种类向北延伸分布到这里,并有少数蒙新区干旱种类侵入该地,如兽类中的草原黄鼠(Citellus dahuricus)等。适于开阔地生活的中小型兽类、各种湿地水禽及草地动物禽等,共同构成了龙凤湿地野生动物的基本种类组成。保护区有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5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19种。

由于龙凤湿地在城区内,受人类各种活动影响非常大,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的空间相对狭小,栖息地分割和破坏,过去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稀少。但是由于加大了保护力度,情况已有好转。可以看到大群的鸟类翱翔于湿地上空。

兽类资源

按照兽类地理区划,龙凤湿地为古北界,东北区,松嫩平原亚区。通过调查确认,湿地有哺乳动物4目11科13种。占全省兽类总种数的14.77%。本区兽类多为穴居性的啮齿类,如黄鼬(Mustela sibirica)、黑线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麝鼠(Ondatrazibethica)等。此外,还可见到普通小麝鼩(Crocidura suaveolens)和草兔等。龙凤自然保护区较有价值的兽类有2种,即黄鼬和麝鼠,其主要栖息生境为莎草、禾草、杂类草沼泽。

鸟类资源

龙凤湿地区域内的鸟类共有76种,隶属7目,16科。由于保护区以芦苇沼泽生境为主,所以鸟的种类中游禽和涉禽占绝大部分。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有代表性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白鹳、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罗纹鸭、青头潜鸭、雁鸭、黑翅高脚鹬、红嘴鸥、银鸥等。

龙凤湿地鸟类组成较为丰富,据统计共有142种,隶属16目,33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95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66.90%;雀形目47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33.10%。由于龙凤湿地生境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鸟类以游禽和涉禽占绝大部分。冬季环境恶劣,仅见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1种冬候鸟能适应该区冬季环境。本区鸟类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龙凤湿地中没有中国特有的种类,但很多种类的繁殖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湿地中有代表性的种类有丹顶鹤(Grus japinensis)、罗纹鸭(Anas falcata)、青头潜鸭(Aythya baeri)。春秋两季有众多的候鸟迁经本地,其中有的种类的繁殖区超越东北区,向北可延伸到西伯利亚,它们基本上都是夏候鸟或旅鸟,大体上沿中国东部地区随季节更替进行南北迁徙。

雀形目中北方型的种类有极北柳莺等,它们都在黑龙江省的北部繁殖,迁徙时路过本区。属于北方型种类的黄胸鵐等的繁殖区较广,龙凤自然保护区也有其繁殖。龙凤湿地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由于没有天然屏障的阻碍,两处鸟类组成很接近。丹顶鹤(Grus japinensis)等6种鹤类在湿地都有分布,这一点使得保护工作变得尤其重要。但湿地内部水量、人类活动和其它隐患依然存在。尚需消除潜在致危因素,方能确保鹤类健康繁衍。东方白鹳的数量,在近几年都有明显下降,Ⅱ级保护动物的情况虽然略好于Ⅰ级保护动物,但区中19种Ⅱ级保护鸟类的情况有喜又有忧。鹤鹭类和部分雁鸭类,由于近年来的湿地保护和多处保护区的建立有些好转或稳定。

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最东北部,气候特点是温度和湿度变化显著。这对变温的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喜湿的两栖动物影响更大。因此,黑龙江省的两栖、爬行类动物种类较少,其中爬行类16种,两栖类只有11种。我省对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研究较少,尚未指定保护种类,通过调查基本查清了本区的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的分布及数量,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和监测。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以及爬行类中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该区的常见种。另外查到的还有花背蟾蜍(B.raddei)、东北雨蛙(Hyla japonicas)及枕纹锦蛇(Elaphe dione)。

鱼类资源

保护区中有鱼类45种,隶属5目、10科。主要有鲤鱼、银鲫、鲶鱼、草鱼、泥鳅等。

鱼类资源是保护区的重要资源之一,它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以鱼为食的众多鸟兽的分布和数量。龙凤自然保护区,属嫩江水系。水源来自于乌裕尔河及引嫩水渠,此外双阳河的尽头在这里形成漫滩,构成了星罗棋布的大小泡塘,最大深度为1.5m。5-9月水温平均在10℃以上,pH值在7.2-8.3之间。

龙凤自然保护区有鱼类45种,隶属5目、10科。占黑龙江省105重鱼类的42.9%。其中鲤科种类有30种,是全区45种的66.7%。

龙凤自然保护区在区系上属于古北界,黑龙江过渡区的黑龙江亚区。具有南北区系错综交杂的特点。包含有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以及亚热带的鱼类。全区除去引进的2种外,土著种有43种。

植物资源

植被类型

龙凤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庆市龙凤区境内,区内地势平坦,是无林地区。根据该区植被的建群种、地形地势、水分条件、土壤类型的外貌与结构等因子,可将本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

⑴草甸

草甸在龙凤自然保护区内虽属非地带性植被,但大多数为原生,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边缘地带。

⑵ 沼泽

在龙凤自然保护区的低地和各类洼地中分布有沼泽植被,类型较多,多为芦苇、苔草等植物组成,草群茂密、结构清晰、有机物分解困难,主要为芦苇沼泽。

⑶ 水生植被

该类型植被主要分布于大庆市龙凤自然保护区的泡沼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沉水型草塘、浮叶型草塘和挺水型草塘。

维管束植物

大庆市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314种,隶属于64科。可划分为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 3个植被型。其中以沼生和湿生植物为主。

对保护区内的高等植物区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除去世界分布的高等植物,属温带性质的植物属、种约占余下植物属和种的80%以上。因此,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特征。

另一方面保护区在植物区系上东受长白植物区、西受蒙古植物区、南受华北植物区系的影响,为各植物区的交错地带。从而表现出了龙凤区境内保护区植物种类组成丰富性的特征。

相关价值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通过黑龙江省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论证,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惟一建立在市区内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泡沼相连,沼泽地占总面积的80%。保护区内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有76种鸟类在此栖息,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白鹤、大天鹅、白头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基地,是松嫩湿地变迁与保护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湿地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利用价值,另一部分是间接利用价值。

直接利用价值表现为水资源、湿地产品如鱼、虾、贝、藻类、莲、藕、菱、泥炭、木材、芦苇、药材等、湿地矿产、能源如泥炭、水运等。

湿地的间接利用价值也就是隐性价值,包括流量调节(降雨吸纳大量的水,干旱时又能释放水)、补充地下水或来自地下水、营养物质的沉积、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景观价值、教育与科研价值等。联合国环境署权威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每年创造的价值达一点四万美元,有科学家测算评估,中国的湿地生态系统年创价值高达二点七万亿元,每公顷年创价值约七万元,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则每年创价值约三亿五千多万元。大庆市政府以每年一千万元的巨资从安达买下北二十里泡五十年的经营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是赚了的。

重要意义

大庆龙凤湿地是未被破坏的、完整的、独特的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湿地中,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的成份,在整个物种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其势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现有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9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19种。此外,作为黑龙江省重要资源的动物类,如黄鼬(Mustela sibirica)、鸟类中的雁鸭类几乎遍布全区,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大庆龙凤湿地已建设成为黑龙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城区内的湿地时刻都会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湿地保护任务艰巨而繁重。保护好龙凤湿地对维持大庆城市自然景观、生态平衡和调节城市气候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