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安徽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森林公园等级
国家级(1993年建园)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记载

据明代鲁点著的《齐云山志》所载,齐云山峰峦常有云雾弥漫,一片白色,故又称白岳。戏剧家汤显祖就有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其中的“白”指的就是白岳。史料记载,明嘉靖时,世宗因年过三十无皇子,便命龙虎山张天师在白岳为其求子,结果得到应验。明世宗非常高兴,因见其 “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遂更名为 “齐云山”。

景区特色

概括

齐云山是一处以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景区。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命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 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荣誉,2005年,齐云山被国务院批准被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评为 “AAAA级景区”。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齐云、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观赏性强,科研价值高,在江南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别具一格。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各树一帜,古人云:“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齐云山景点集中,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是华东地区一著名游览胜地。

自然风景

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共分三个景区。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山奇、水秀、洞幽,林木、道观点缀其间,碑铭石刻星罗其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

齐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道教活动始于唐朝乾元年间(758-760),明代道教盛行,齐云山香火极旺,被称为“道教第一山”。齐云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之一,原被列为七十二福地之内。道教称大地名山间仙人所后胜地为福地,故齐云山又称“福寿山”,为道家所命名。

人文景观

齐云山海拔高度仅585米,用“插天”来形容其高虽有些夸大,但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观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华街、太素宫、香炉峰、小壶天、玄天太素宫、玉虚宫、方腊寨、五青峰、云岩湖等。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名传四海的齐云山吸引了宋相海瑞、理学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药物学家李时珍、哲学家王阳明、以及近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等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寄情峰岩,赋诗题词,树碑为记,成为后世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之唐宋元明以来,道教在齐云山的香火旺盛,更使得齐云山跻身全国道教名列,以致被称为 “江南小武当”。千百年来,齐云山丰厚充盈的人居文化与壮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看成全球人类与黄鲸和谐共生之典范。

目前处于开发中的齐云山对游客开放的部分,不仅有上起北宋年间和下接当代的书画名家的摩崖石刻与碑刻537处,更有明清时代的古村落住宅可供游客居住赏景,又可品尝集天地灵气精华而成的道家茶饮和食物,可谓“云霄品茗茶”,别有一番风情。

交通

齐云山交通便捷,北距黄山风景区64公里,东南距屯溪33公里,处在黄山、黟县古民居、屯溪、歙县游览线上,历史上黄山、白岳并称。

齐云山景点集中,物产丰盛,气候温和适合四季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