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安福孔庙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所在地/隶属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历史沿革

安福孔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10年)。只过了100多年,新县令认为此孔庙规模太小,格局也不大规范,故在南宋绍兴十三年拆了重建。元军南侵时进攻安福,孔庙毁于兵火。到了明代,皇帝钦定了天下孔庙统一建筑格式,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知县余夔便按照朝廷统一的格式再建。明、清期间虽进行了几次大修,其主体建筑仍保持了明朝的规制。2012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安福孔庙榜上有名,安福孔庙由省保单位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安福孔庙占地10余亩,主要建筑物均以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它利用层迭推进的门阙、津桥、院落丰富空间的变化,借以突出尊崇孔子的主题。大成门与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歇山重檐,琉瓦飞甍,展翅欲飞。大成殿高14米,宽25米,采用台梁框架结构,台基拱柱,横梁穿方,8根合抱楠木大柱顶天立地支撑大屋架,木雕奇兽,梁枋彩画,红柱金匾,历代楹联,显得庄重堂皇。殿外回廊54根八角型红石础柱,犹如挺立着54位威武的卫士。其中大成门和大成殿正中的两对红石柱,直径60厘米,通体镂空浮雕缠云滚龙、一鳞一爪,栩栩如生,其神其势,呼之欲出,使大殿更显庄严。 时逢盛世,古建筑焕发生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海内外安福人捐资修缮孔庙。经过5年多的努力,一座仍然保持明代风格的安福孔庙再现昔日的风采,并利用修缮好的分贤、名宦二祠及两庑的场地,创办了安福县博物馆,系统地介绍安福古县2000多年来的历史和文化。

安福孔庙是根据明清两代皇帝钦定的天下孔庙样式建造的,又结合了南方园林建设的特点。现存主体建筑有灵星门遗址、下马碑、泮池、圆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露台、大成殿、石雕陈列馆等。主要建筑分三进贯穿于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利用层层推进的门阙、津桥、院落来丰富空间的变化;以柱廊回折来体现殿堂的幽深肃穆;以双层出阁的屋顶和龙首飞翘的檐角来衬托门殿的庄重雄伟。那青石砌筑的露台;清爽耀目的筒瓦;整齐划一的窗棂格扇……晨钟暮鼓声、香火缭绕雾,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久远的古代文明世界。

从灵星门遗址两个石鼓中央穿行至鹅卵石铺成的道口,一块禁碑直面来客:“文武官员于此住轿下马”。顺着石道直通圆桥,圆桥为三拱石桥,连接泮池上的南北入口通道。泮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传说为孔子洗墨而设置。古代童生考中秀才便称为“入泮”。

过圆桥经过一条笔直的卵石道,便可走进大成门。孟子曾评价孔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大成门由此而得名。大成门气势恢宏,十根硕大石柱高高耸立,石柱上的斗拱托起粗大的梁架。中间两根镂孔飞凤盘龙柱,一凤一龙架云海波涛腾空而起,栩栩如生。被有关专家誉为“国宝”。大成门前后有厅,厅堂两侧为乡贤祠和名宦祠,古时用来纪念爱民官吏和本地突出人杰。

传说

江西古称“豫章”,因盛产香樟树而得名。唐代张守义说:“章,今之樟也”。赣西安福县,是江西樟树的主产地,人称“樟乡”。樟树在安福老表眼中,成了救苦救难的更生女神,成了保佑地方人畜平安的“风龙神木”。即使灶膛里没柴做饭,老表们也不会到古樟树上劈枝打桠。安福县严田镇王家堂的一棵汉樟已有2000年历史,主干胸围21.5米,高29米,点地3亩多,在离地1.38米处,分8股大枝,根底部虽然有腐洞,但依然枝繁叶茂。经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树木专家实地测量考证,认为是现在已知的全国古樟王。 安福东山文塔,位于县城东隅。《江西年鉴》云:“三国鲁肃建,在城内东门,薜萝四市,矗立凌霄”。今塔是宋宣和年间(1119—1127),在颓废的东山佛塔基础上加建的。安福历史上崇文重教,名人辈出,故取名文塔。 东山文塔8面9级,为楼阁式砖塔,铁铸刹顶,高40米,底围36米,正门北开。进门有石碑,镌刻铭文;沿内壁旋梯而上,每层设进出二门,四明四暗8孔窗,以花砖斗拱方池和神龛,造型精巧。载入《中国名胜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