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莆田南山广化寺

别名
南山广化寺
门票参考
免费
所在地/隶属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广化路

基本介绍

南山广化寺(福建广化寺、莆田广化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又名南山),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广化寺是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广化寺占地3.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中轴线长达385米,分布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卧佛殿(下为祖堂)等,全长385公尺,主体突出,巍然壮观。其中释迦文佛塔、锻造钟、500罗汉堂被誉为广化寺“三宝”。大雄宝殿建在高2.7米的基台上,高22米,面积837平方米,雄伟庄严,为福建诸名刹之冠。

南山广化寺有史以来,道风素著,国内外缁素莫不称誉。寺内现设有福建省佛学院。

实用信息

旅游指南

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路线

交通:莆田市区21路、29路、55路公交车直达

地理位置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

历史沿革

南山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开山祖师是金仙禅师,因此初称“金仙院”。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进行扩建,改名“金仙寺”。

唐景云二年(711),寺院住持志彦被睿宗李旦召请进宫讲解《四分律》,大受赞赏,赐号“聪明禅师”。志彦禅师遂将隋时天台宗无际禅师持诵《妙法莲华经》的感应、寺涌出一股清泉的灵异之事上奏,李旦大悦,赐号为“灵岩寺”,并命书法家柳公权书匾,悬挂于寺门之上,至此,灵岩寺名扬天下,被称为闽中一大丛林。会昌五年(845)诏毁天下佛寺,勒令僧尼还俗,寺僧灵敞、无了匿于民间。宣宗李忱继位,兴教复寺,禅宗南岳系无了禅师复出主持寺院修建。咸通六年(865)寺为飓风所毁,住持涅募缘修复并创建山门。天钓二年(905)节度使王审知令人写经5000卷付寺入藏,并命监察御史、名士黄滔撰《莆山灵岩寺碑铭》以纪其盛。

宋朝时,凤凰山佛教寺院盛极一时,在当地官员的护持下,共兴建了二寺、十院、百二十庵,住众僧尼千余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赐额广化寺,并修缮殿宇,使之“檐楹相摩,轩宇层出”。

公元979年宋朝廷在莆田设置地方政府“兴化军”,故民间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云门宗其辩禅师曾来寺驻锡。

元至正间(1341―1368),寺遭火灾被毁。明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僧慧广、源彻等相继营建,使其逐渐恢复当年盛况。

弘治年间(1488―1505),学者黄仲昭来游,赋诗云:“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莆,寺宇又遭焚毁。历任住持慧广、极中、源彻相继大力经营。

万历八年(1580)住持慧广、智潜募建法堂,十六年(1588)住持云章、圆材主持修复溪声阁和大雄宝殿;

三十九年(1611)住持法果建山门;翌年,住持真一与法果建藏经阁、巢云楼和香积厨。

清康熙二年(1663),二胜和尚增建法堂。

三十一年(1692),镇守福建兴化、泉州等处的总兵王万祥捐资进行修建,历时四载始竣,并将旧法海寺和小南山庵归入寺内。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台风毁寺。西塔院僧淡恒为修复寺宇,于同治八年(1869)东渡台湾劝募,备尝艰苦而宏愿未竟。至光绪十二年(1886)全寺除观音阁外,皆成瓦砾蔓草,住僧仅剩2人。

光绪十六年(1890)住持善和于废墟之上建造大雄宝殿及客堂、禅堂、方丈室、净行堂等处,使其形成今天寺院的格局,又于后山顶创建天马岩。

三十三年(1907)本如建大悲阁。前此一年,善和和尚发愿赴京请藏经,途经厦门而圆寂。本如和尚继其遗志晋京,于宣统二年(1910)奉御颁《龙藏》7000余卷归山,随后本如和尚往南洋怡保募造藏经楼;于法堂之上加层增建,至1923年落成。1926年藏经阁落成。

1933年修观音阁。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寺常被据为驻兵之所。

新中国成立后,广化寺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1949年底住寺僧人约60人,土改中分到田地与山场。寺僧还管理龙眼、荔枝等果树300多株,种植香蕉500多株,加上山林100多亩,经济收入十分可观。

1956年在海外侨僧及华侨的资助下,重塑天王殿内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像。直至1965年,仍有57名僧人住寺,且一直保持农禅生活。1966年一场浩劫,使寺再罹厄运。寺院被迫关闭,僧人流散,佛像被砸,殿堂被占据改作厂房。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落实,1979年12月12日,印尼万隆协天宫住持圆禅回国,他向政府表达了海外侨胞要求修复千年古刹的愿望。政府有关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寺内驻军于一星期内撤离;不久县塑料厂搬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这座千年古刹也重现辉煌。1980年2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广化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相继成立了“莆田县广化寺修建委员会”,对古刹按旧观进行全面修复。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海外侨僧和信徒的热心资助下,1984年12月,广化寺的主体修复工程宣告竣工。12月7日(农历闰十月十五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中外佛教界人士1400多人参加这了一庆典。修复后的广化寺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整座寺庙沿山势自然上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坐西朝东的中轴线上,分布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卧佛殿(下为祖堂)等,全长385公尺,主体突出,巍然壮观。东侧次第为东罗汉殿、钟楼、五观堂、伽蓝殿、尊客尊、水云乡、圆通门、溪声阁等建筑。西侧次第为西罗汉殿、鼓楼、学戒堂、祖师堂、净行堂(念佛堂)、烟霞窟、住持室、看山楼。寺后东西两角的高的密林深处,相对耸立着观音阁和小南山,玲巧别致。漫步其间,可尽览全寺风色,聆听溪声、泉声,眼下殿堂密布,身后竹林松柏,清净幽远,令人心旷神怡。

这次修复,耗资上千万。寺庙规模比原来也有所扩大,照壁、山门与牌坊都向前推移重建。在东西两侧也增建了东西罗汉殿和看山楼。罗汉堂内新塑着五百罗汉像。每尊坐像高1.5米,面谱、服饰为印度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韦驮、龙天以及5米多高的四大天王像。山门左右塑有4米多高的密迹金刚,观音阁中有8米高的观世音立像。这些塑像都是修复时塑造,造型庄严,雕刻精致。

大雄宝殿为清光绪年间的建筑,建于2.7米多高的台基之上,面阔5间,进深4间,高22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

重檐歇山顶,殿顶瓦片每块重3.2公斤。殿后部的外檐下还保存宋代的4根瓦楞形石住。大殿正中供奉着3尊高达5米的金身佛像。两侧列坐着十八罗汉像,也为泥塑金身,每尊高2.5米。大殿雄伟壮观,堂内佛像庄严,法物、法器完备。

1980年2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批准莆田广化寺对外开放。同年3月26日,成立莆田县广化寺修建委员会,由圆拙老法师主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寺宇焕然一新。圆拙老法师在重修寺院的同时,更注重僧伽戒律的行持及丛林制度的完善,将明清以来沦为子孙庙的广化寺改制为十方丛林。为了佛法的普及与弘扬,老法师还创办了名闻遐迩的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1983年,寺院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是年,福建佛学院男众部设于广化寺。

1984年12月7日,广化寺举行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1986年,寺院推举毅然法师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任方丈。

1989年,年仅24岁的学诚法师当选为住持,时为全国重点寺院中年轻的方丈。在他率领下,一大批道心坚固、信仰纯正、德行高洁的法门龙象脱颖而出,整肃的道风更使寺名远播。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

1996年10月至1997年元月15日,广化寺举行了108天规范传戒。此次规范传戒,为便于管理,更好地体现规范,组成了以赵朴初会长、圆拙老法师为顾问,刀述仁副会长为主任,学诚、妙华法师为副主任的筹委会。根据广化寺的实际情况,首先将受戒人数控制在300人以下。戒子们分别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小的年龄20岁,大的年龄50岁,平均年龄为27.4岁。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23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9人。此次传戒,戒子无论是年龄还是文化素质,都比以往有较大改善。

此次聘请的三师、七证、开堂、陪堂等均是多次参加传戒法会的大德法师,对戒坛律仪、唱念都有丰富的经验,堪为新戒师承。本次传戒礼请茗山、一诚、传印三位法师为一师,均是德高望重、闻名海内外的老和尚;还礼请了悟道(浙江新昌大佛寺住持)、成刚(吉林长春院般若寺住持)、能荣(福建莆田广化寺后堂)、学诚(福建莆田广化寺住持)、妙华)中国佛教教务部副主任)法师为七尊证。此次传戒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40天,主要学习佛教礼仪、丛林制度以及教理。如《沙弥律》、《遗教经》、《朝暮课诵》、《般若心经》、《丛林制度》、《佛教礼仪》。第二阶段为28天,正式传授三坛大戒。

第三阶段为40天,主要学习戒律、经教以及法律与宗教政策。

《四分律》、《梵网经》、《楞严经大意》、《普贤行愿品》、《法律与宗教政策》等。

在传戒中,每一步骤均严格按《传戒正范》。11月10日传完沙弥戒,此后学习有关内容七天,并请三师七证讲开示,礼通宵。11月21时起,传授比丘戒,三人一坛,每日八小时,共传了三天。12月5日授菩萨戒。

戒期自始至终按议定的日程如法如律地进行。108天的规范传戒于1997年元月15日圆满。

广化寺坐西朝东,建筑上是以殿群、院落、楼阁、庑廊组成的一座大丛林。经过1980年这次的修复与扩建,总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在中轴线上,依序有照壁、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层为藏经楼)、祖堂(上层为卧佛殿)。左右两翼为庑廊,左边自卧佛殿旁般若堂起,依次是看山楼、方丈室;经烟霞窟(通中藏庵、地藏殿)而下为净行堂、祖师殿、学戒堂直至天王殿。由天王殿前石庭拾阶而下是放生池。放生池左右侧建有高达13米的三层钟楼与鼓楼,与其毗连的为五百罗汉堂。其南向与方丈室并列处有如意楼(原为中藏庵旧址)。楼前随中轴线而延伸的是长庑双层楼却尘居。如意楼南向高坡处是小南山地藏殿,殿在中轴线之右。中轴之左是观音阁。殿阁雄峙冈阜,遥遥相对,自成格局。大雄宝殿建筑在高2.7米的基台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造型,高22米,面积827平方米。殿后外檐下还保存宋代四根石瓜楞柱。

1993至1999年又新建了云水堂、风月趣两座双层建筑。重建后的广化寺,寺宇格局显得更雄伟、古朴。

荣誉及其他

主要文物

广化寺对一些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迹也进行了认真的保护。寺东侧的释迦佛舍利塔,是宋乾道元年(1165年)以前所建。现由政府拨款修整,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塔旁的普门寺,是唐末御史黄韬所建的“东峰书堂”故址。寺内还保存一对经幢,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为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造的文物,现移建在弥勒殿前广场上。

寺内的郑三先祠为纪念舍地建寺的名儒郑露三兄弟讲学遗址,祠内有一“开莆来学”的匾额,另有一“南山樾萌”石匾,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真迹,十分珍贵。寺东侧有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的释迦文佛塔,塔高约36米,为石筑五层八角形仿木楼阁式建筑,系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天王殿前两座石经幢为宋治平二年(1065)造,呈五层八角形,一座无铭文,另一座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以及捐金助建者的姓名等,是研究梵文汉译与莆田方言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此外还有贝叶经等。

广化寺廨院,国内有仙游凤顶九座寺与莆田涵江如意堂;国外有7所,即印尼的万隆协天宫、三宝垄大觉寺、苏门答腊喃大兴庙、井里汶巴杞安潮觉寺、雅加达丹基百达新疆广化寺、苏门答腊巴东西兴宫与马来西亚的槟城吉打广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