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九日山摩崖石刻

别名
九日山祈风石刻
门票参考
10元/人
开放时间
8:30~17:00
适宜季节
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三批(宋)
所在地/隶属
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九日山景区内

基本介绍

九日山祈风石刻群位于福建泉州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九日山景区内,是中国现存的祈风石刻数量最多的祈风石刻群。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按内容分,海交祈风13段,景迹题名15段,游记诗刻11段,登览留名29段,修建纪事7段,其中有1174-1266年(南宋时)记叙祭海神、祈风顺的石刻十段,最为独具特色的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史迹。由于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景点景观

九日山上现存宋代以来的石刻共78方。其中涉及宋代航海祈风的石刻共计10方,分布于九日山东、西两峰的崖壁上,东峰2方,西峰8方,最早的为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最晚的为1266年(南宋咸淳二年)。其中记载冬季启航祈风的石刻有6方,记载夏季回航祈风的有3方,还有1方同时记载了一年两季的祈风。

东峰

南宋林枅等祈风石刻

这是九日山现存10方祈风石刻中,唯一记载了一年之中两次为海舶举行祈风仪式的石刻。祈风时间为1188年的夏季四月和冬季十月,地点在通远王庙,还有参加典礼的官员名字。

南宋倪思等祈风石刻

这是证实祈风已经纳入官方祭典的石刻,祈风时间是1201年,地点是昭惠庙。祈风的太守倪思在泉州太守任内,兴建学校,整修城墙,疏浚河道,建造桥梁,推动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西峰

南宋赵师耕祈风石刻

这是文字最简洁的一方石刻,仅用24个字就清晰记录了祈风仪式。时间是1247年,祈风人是泉州太守兼市舶司长官赵师耕,祈风仪式后还上山游览。

南宋司马伋等祈风石刻

1183年这方石刻为祈祷冬季遣舶出海顺利。这方石刻能发现两个关键信息:一是“修故事也”,说明泉州地方官主持祈风仪式,是朝廷认可的官方行为,表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的传统一直得到遵循。二是“待潮泛舟而归”,说明涨潮时,从九日山可以直接乘船返回泉州。

南宋颜颐仲等祈风石刻

1243年这方石刻为祈祷夏季回航平安。这方石刻记录的两位参加祈风仪式的人物,都在13世纪为泉州海上贸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宋司马伋等祈风石刻与南宋颜颐仲等祈风石刻并列,很特别,一为冬季一为夏季,这两者时隔60年,正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轮完整的人生奋斗时间。

南宋虞仲房等祈风石刻

这是现存十方祈风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方。祈风时间是1174年。它与最后一方祈风石刻的年代相距92年。虞仲房不仅是一名清廉的地方官,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这方石刻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南宋赵希㤞等祈风石刻

这是1266年,太守赵希㤞祈风纪事石刻,也是宋代现存最晚的一方祈风石刻。此后,祈风典礼没有再留下石刻了。

实用信息

乘车路线:在泉州乘坐6路、46路、602路,到九日山下车即可。

荣誉及其他

主要荣誉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九日山祈风石刻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祈风传统

古泉州人民依海为生,出海和回航都需要顺应季风规律,泉州夏季偏南风,船舶从南部海域回航,冬季偏北风,船舶从泉州出海。因此每年夏四月,东十月,百姓会在九日山下的昭惠庙向海神祈求风信顺利,保佑航行平安,这就是泉州古老的祈风传统。

由于海外贸易对国家财政的巨大贡献,宋代官方极为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10世纪末开始对海外贸易大力扶持,在沿海重要港口设立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现海关),1087年在泉州开始设立市舶司,规定职能包括出海许可审查、货物检验、税收、以及主持祈风祭海。官方主导的航海祈风活动是国家力量倡导海贸发展、加强海贸管理的重要体现。至迟在12世纪中叶,九日山通远王祠的祈风仪式已列入国家祭典,由地方官员主持定期举行祈风仪式,礼毕后登山游赏并题写诗文纪事,刊刻于九日山的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