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蒲壮所城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四批(明)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乡

基本概况

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乡浙闽交界处附近的山麓,是中国古代海防城堡建筑。是明代朝廷为防倭寇而建,原名蒲州所,后壮士所与之合并,改称蒲壮所,属金乡卫,现名蒲城。

蒲壮所城墙周长五里三十步(约2550米),高一丈五尺(约5米),底宽二丈(约7米),顶宽一丈二尺(约4米),北面城墙靠山,为圆弧形,南城面海,东、南、西面有三座瓮城,均为方形,蒲壮所城整体呈『天圆地方』形状,外绕护城河,与蒲江相通。

清乾隆《平阳县志》载:“蒲门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阔一丈二尺,城门三座,垛六百十一口,敌台六座,窝铺二十二座。”现鸟瞰所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北圆南方。城墙除北面依龙山的山势而建外,其余三面均筑于平地上,城外护城河环绕,颇具规模。全城周长2300余米,城内面积约0.33平方公里。城墙体为三合土夹碎石夯打而成,内外两壁间用不规则块石分三层包砌,墙体剖面呈梯形,其底阔6.5—8米,顶阔5—6米,高5.30——7.50米。

蒲壮所城因北面城墙依山而筑,故元需设置城门,其余东、南、西三向城门依次为威远门、正阳门、挹仙门,各城门皆建有城楼,城门外各设有护城门。诸城楼、城门及护城门形制、规模相似,城门及护城门均用较规则的条石砌成拱券,两门朝向不一,平面中轴线上成九十度直角,两门之间均设置瓮城,各护城门外左右两侧各筑敌台一座。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筑城抗倭,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城周围2500余米,高约5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墙用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城外环绕护城河。其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

蒲壮所城保存完整,选址、布局科学合理,对研究东南沿海抗倭和明代军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蒲壮所城内街巷与格局从明代至今没有变动,有城隍庙、妈祖庙、铁械局、跑马道及明代浙南民居群等多处古迹。1996年,蒲壮所城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蒲壮所城北依龙山,面向大海,南方正,北弧圆,平面呈“天圆地方”形。城墙周长2400米,高3-7米,底宽6-8米,顶宽4-7米,均用条石和块石分内外各三层包砌,中间填夯土。分东南西三门,都筑有方形瓮城和城楼,城楼除西城楼已毁外,另二处尚存。另有敌台6座,城堞611口,城外有护城河、吊桥,当时有“千户等官十四员,旗兵一千二百三十二名”,归属金乡卫,下辖一批寨(城堡)堠(烽火台)。

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基础设施构造极为合理,建城时以奠基石为中心,向东延伸至十字街,经横街转到东城门为东城街,路长305米,宽4.5米;向南延伸至南城门为南门街,路长142米,宽4米;向西延伸至西城门为西门街,路长183,宽4米;向北延伸至龙山脚下的城隍庙止为仓前街,路长149米,宽2.4米。城内街巷围绕“田”字形设计,排列整齐,街街相贯,巷巷相通,旧时倘若遇战事,疏散起来极为方便。其它小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内进行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连通中心街与环城路,组成小城内的道路网络。狭窄而又幽深的道路用块石和卵石铺面,城内街巷至今几无变动。古谣称“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城内古迹有城隍庙、文昌阁、东林寺、西竺寺等。其中城西南角的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等,为当时后勤装备区域。紧依东南西城墙内侧修筑的跑马道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城楼、敌台、瓮 城之间的主通道。此城共有东、南、西三个城门。

正门威远门1987年夏整修复原,明代齿形垛堞,形貌壮观,均由大小形状差不多的石块堆垒而成,两侧筑有敌台,构造十分突出。城楼前面三方围有墙体,面阔19.6米,进深26.9米,面积500多平方米,形成一正方形的瓮城,底部与右侧各开一扇城门,这是战时引狼入室、关门打狗用的。东门上面建有东城楼,也称迎阳楼。今天的城楼是后来重建的,里面陈列着当地自宋代以来名人史迹简介,城楼右侧立着三块石碑,记载着蒲城的建城历史。

南城门又称正阳门,城门两壁用块石包砌,内夯以实土和碎石。它面阔2.26-3.2米,通井深11.8米,通高4.8米,上置城楼聚奎楼。内外两层拱券门原设门户,现已毁。

西城门又称挹仙门,它面阔2.2米,进深5.55米,分内外两层。两层拱门之间并横两条石梁,其两端分别插入城墙体内。城外设有南堡岭烟墩,由北到南分列顶魁山、大尖山、对面山和霞关烟墩。

城外留有敌方、 护城河、寨堡和烟墩等;城内街巷至今全无变动,有城隍庙、妈祖庙等三十多处寺庙,还有许多典型的浙南院落民居及建城奠基石等,不仅提供了明代抗倭斗争的实物史料,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这里是清代古民华宅,它系砖木混合结构,大宅高6.3米,其中大门高2.4米,进深8.9米,边墙具有防火功能。内设陈列馆,陈列晋陶、三寸金莲、清朝官帽等诸多文物。尤其是金光四射的圣旨盒,花色考究,做工极为精美。所装圣旨现已被国家文保单位收藏。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蒲城是浙闽之间交通要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从这里到达对岸的福建虽然只隔着一条狭长的沙埕港海湾,看看不远,走路却要花很多功夫。当地流转着这样一首歌谣:“远看对面山,近看在眼前。过渡两里远,走路得三天。”也就是说,绕道福鼎县城要走三天的路程,在这里渡海只需半个小时便能走完。因地势险要,唐代这里已成为戍守要地。1127—1279年,宋朝在此设置蒲门寨,由巡检领之。海上有巡船,可用于战斗。当时官府还在蒲城设立一些公馆,解决往来官兵、商民的食宿。尤其是明朝以后,蒲门城出现了“屯兵守寨,诗人络绎,巨商贩客,来往不绝”的繁华局面。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还是马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贸易中心。

有趣的是,只有6000多人口的蒲城竟使用瓯语、闽南语、畲语三种方言,其中城内居民通用的瓯语,据说是来自温州一带的抗倭兵官所说的方言受当地闽南话影响后的产物。明代军制与现代不一样,开国皇帝朱元璋接受高参刘基的提议,实行了“军卫制”,官兵驻防时带着家属,军籍世袭,且很少流动,不象俗话所说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经过代代相传,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今天,这里的瓯语仍然能与苍南、平阳等地的瓯语交流,但已带有浓重的闽南语口音。600多年来,这个语言孤岛一直未受周边的闽南语同化,这也是个奇迹。

地方语言

蒲壮所城位于苍南县蒲城乡境内,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明代抗倭名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方圆不过里许,城外人说闽南话,而城内约8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种祖宗传下来的、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城里话,这种话与其他东瓯片各点温州话不同,自有特色。蒲城语言堪称蒲门文化一奇,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既不属于闽南话,又不属于温州话,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蒲城历史上是兵家重城,戍守的将士主要来自浙北和苏南,以及闽南人后裔,各地方言在些经过交汇融合,才形成蒲壮所城里特殊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