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奉化市溪口博物馆

别名
奉化溪口博物馆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8:00~16:30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博物馆等级
国家三级(行业)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武岭西路33号(玉泰盐铺西侧)

建筑布局

第一展厅

陈列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石犁、石斧、石刀、石矛,西周印纹硬陶,东汉青瓷罐等;还有唐宋时期的铜器、陶器与瓷器,介绍溪口风光和奉化土特产的实物。

第二展厅

介绍溪口及宁波一带的风俗人情,为博物馆的主要部分。内容以节日风俗和婚嫁风俗为主,陈列实物49件。有迎神赛会指挥乐队用船鼓,新娘乘坐花轿及千工床等;实物中船鼓、花轿、千工床、台亭锣鼓等四大件雕琢细致,镶嵌精巧。船鼓雕刻重楼叠阁,人物花鸟,为大型传统工艺品中的珍品。

第三展厅

介绍奉化市的工艺品。主要有翻簧竹器、竹树根雕、木珠门帘、 红木镶嵌、 玻璃漆画、小动物模型、竹编、刺绣、折扇等。 这些古色古香的文物,显示着浙东地区古时候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勤劳智慧。

馆藏文物

石砚

其一:“石砚”

天下胜景,离不开奇岩怪石。溪口武山庙里有一块“石砚”,看的人无不称奇。石块虽不是远古遗物,但它的出处相当珍稀,它是晋代书圣王羲之文房四宝之一。石砚上“伴我山民”几个字,乃清朝大书法家毛玉佩手书。石砚曾一度下落不明,1988年一场大水,使它重见天日。当今,无人不知王羲之辞朝官躬耕淡泊名利、六次拒诏的故事,王羲之的高风亮节已为人们所传颂。他喜好田野山水,爱养大白鹅。而真正使他成名的是一手好书法。从这块石砚上不难发现,王羲之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勤奋”两字。只要勤奋,天下没有办不到的事。王羲之长期练书法,墨块在石砚上磨出个坑,可知王羲之练习书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功夫。天下人都欣赏他的“一笔鹅”,那并非什么“神笔”写出来的,而王羲之的汗水换取来的。

船鼓

其二:“船鼓”

浙东一带兴船鼓,这与地处沿海水网有关。过去,江南各村庄大都有庙,庙里自然塑有各种各样的菩萨。每当菩萨生日,举行庙会,人们抬着菩萨,船鼓行进,船内站着乐队,边走边吹拉弹奏,观者如潮,无比热闹。可见,船鼓是菩萨出行时用来供乐队奏乐的器具。溪口武山庙里有一只船鼓,造价相当高,来历很不寻常。50年代曾作为罕见的高级工艺品,运往北京博物馆展出,观赏者无不称奇。都说这只船鼓世上少见。

其实,这只船鼓是一个寡妇造的。奉化石柱村有一个寡妇,有一次,她挤在人丛里看船鼓行进,看得十分投入,问边上人:“这只船鼓值多少钱?”边上人冷笑:“你问这干什么?反正你又造不起!”这寡妇既要面子,又十分好强,听后相当不悦,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造一只船鼓,留在世上,争回这口气。她取出家里历年来所有积蓄,卖掉十多亩良田,造了这只船鼓。这只船鼓的质地和工艺技巧都有别于其他船鼓,因此,一直保留了下来。使游客大饱眼福。

花轿

其三:“花轿”

花轿是旧社会用来抬新娘子的交通工具。以前,交通不发达,有钱人骑马坐轿,无钱人双脚步行,坐轿也分许多等级。但江南一带新娘出嫁,除了吹吹打打,鼓瑟鞭炮齐鸣外,还坐花轿,新娘子穿戴诰命夫人才可以享受的凤冠霞帔。

历史传说

南宋皇帝赵构有一次被金兵追得晕头转向,相当危急,身边一无护兵,二无谋臣,三无刀剑,眼看要成瓮中之鳖。追兵呼喊“活捉赵宋皇帝”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他求生心切,仍拼着老命逃跑。也是他命不该绝,逃到江南水乡一个晒谷场边,看见一个姑娘在晒谷,边上放着缝补衣服。赵构顾不得自己身份,朝那姑娘深深一躬,要求对方救他一命,那姑娘相当机智,面对险情而不惧,身处危急而不惊,抿着嘴对赵构说:“来吧!”提起一只箩筐,喊声:“快蹲下!”一下子将赵构扣在箩筐下,她往箩筐上一坐,若无其事地做起针线活。金兵摇旗呐喊追过来,发现逃走的赵构一下子没了踪影。如此到手的肥肉丢了,岂非可惜?便在晒谷场四周寻找,有个手提大刀、满面胡茬、瞪着铜铃双眼的人走到姑娘跟前,喊声:“说,刚才那个逃犯看见没有?”那姑娘抬起头,脸不变色心不慌,点下头:“看见了!”对方的刀尖对着那姑娘,威胁道:“说,他逃到哪里去了?你不告诉我。先斩了你!姑娘手指着大路回答道:“他往那边跑了!”金兵信以为真,喊声:“追!”十多名兵卒手提刀枪,饿狼似的朝大路扑去。姑娘救了赵构一命。赵构从箩筐底下爬出来,打听姑娘姓名、住址。姑娘摇摇头。笑而不答。赵构问姑娘要官还是要钱,姑娘笑着答道:“什么都不要.只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赵构向姑娘深深鞠躬:“如有清平之日.不忘救命之恩!”赵构死里逃生,到了临安(今杭州)又做起了皇帝。金兵退后,他派人四处寻找那位救命恩人。钦差回报都说没找到那位晒谷姑娘。赵构闷闷不乐,写了一道圣旨:“凡江南一带女子出嫁,都乘坐花轿.穿戴凤冠霞帔。”并手提毛笔写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送到江南各知府、郡县。圣旨一下,百姓欢呼雀跃。从此,江南姑娘出嫁穿戴凤冠霞帔成为传统风俗留传下来。

千工床

其四:“千工床”

武山庙里放着一张“千工床”。这张木床,需千个工日做成。床的结构、造型和木头都很别致,不管谁看了,都说做工“精雕细刻”,另有韵味,从这张床铺的造型、雕刻可以看出浙东地区的手工业很早就相当发达。“千工床”价值千金,床分三个拱门。能进第一个拱门的自然是贴身女子,进第二个拱门的是小老婆或小妾。妻子才可睡第三个拱门里面床上。可见,这种男尊女卑等级制度何等分明! 武山庙里还陈列着其他许多文物,厢房大厅里展出溪口的地理位置、山光水色以及溪口的发展和演变;还有个大厅里摆放着过去溪口百姓的生活用品,展现了一年到头十大节候、礼节。同时,让人们了解以前溪口人彼此之间关系以及质朴的生活特色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