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中文名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占地面积
117㎡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

基本介绍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光芒街40号(原小戎街2号),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在哈尔滨保存下来的唯一旧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文件库”,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建立后,先后被省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学校机关都把它当成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该纪念馆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1年1月27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建筑面积117平方米,使用面积88平方米,院内总面积621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木结构俄式平房。房内三室一厅,内部格局有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北侧入门处为一大花玻璃花厅。门窗刻有雕花,屋顶为红漆铁瓦。原外墙为板夹锯末,“文革”期间被市民占用后,因冬季墙体漏风,住户将房架支起,四壁用砖砌成墙,1988年修复时,将外墙壁用松木板条镶贴。 1933年夏至1934年夏,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和秘书处曾先后设在这里;当时省委的全部文件在此存放,省委的许多重要指示都是在这里发出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文件库”;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同志以大学教授的身份为掩护住在这里。该旧址对研究抗日时期东北以及黑龙江省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馆藏实力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于1988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修葺一新的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主要有两个陈列,基本陈列是以冯仲云同志的家,也就是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的布局进行陈列,分别布置了卧室、书房、客厅厨房、摆放的物品有当时的无线电、欧式床、俄式立柜、书架、写字台等。辅助陈列是在旧址的南屋也就是俄罗斯女房东的屋内,用大量的图片配文字说明,再加上翔实的文件复印件展示了满洲省委的建立,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情况。展出的文件复印件有中共满洲临时东北省委向各地党组织发布的第一号通告、中共满洲省委第一代表大会通过的《我们在满洲的政纲》、《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满洲农民运动决议案》。1929年10月通过的《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刘少奇同志写的总结中东路工人斗争情况的《中东路工人斗争总报告》、《关于接受全国第六次大会决议案的决议》、《满洲省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政治党务决议案》、《为华北事变告东北同胞宣言》、《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满洲省委发布的《告各地义勇军书》,中共满洲省委发布的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政策,号召人民群众起来进行抗日斗争的宣言,《成湘同志关于满洲目前政治经济状况及群众斗争与党在群众中的工作等问题向中央的报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满委员会《告哈尔滨学生书--目前政治形势与暑期应尽之任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央名义发出的《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宣言》等。图片有中共满洲省委筹备人陈为人、吴丽实的照片,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周恩来向满洲省委传达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的画片,刘少奇在郭隆贞家里接见工人代表讨论建立工人“失业团”的画片,罗登贤在江北主持召开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的画片,中共满洲省委在沈阳及哈尔滨几处旧址的照片,历届满洲省委书记照片,日军炮轰北大营、占领沈阳、吉林、哈尔滨,杀害爱国同胞的罪证照片,李延禄、周保中、李兆麟的照片,抗日义勇军主要将领的照片,赵一曼及电车工人大罢工的照片,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总司令部行营办事处照片及南满、北满、吉东三省委所辖示意图。

历史沿革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地区党的统一领导机构,陈为人受命组建满洲省委。10月24日,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满洲省委临时委员会,陈为人当选为书记。会议决定省委机关设在奉天(沈阳)。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后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发布了第一号通告,通告满洲省委的成立,同时发布了《我们在满洲的纲领》、《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满洲农民运动决议案》。1929年10月通过了《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对满洲党的工作走上正规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1932年初,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迁到哈尔滨。由于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省委机关经常变换地址,在当时的道外十六道街、道里中国三道街、偏脸子、南岗花园街、河沟街、人和街、小戎街都设过省委机关。1933年夏,满洲省委机关转移到小戎街2号,即满洲省委机关秘书长冯仲云的家,后改为省委秘书处。当时,省委领导和省军委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策略、方法,并形成诸多文件。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如"一二六"指示信等,都是从这里向东北各级党组织及各抗日游击队发出的,在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的斗争中起着总指挥部和文件库的作用。满洲省委从这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到东北抗日斗争的第一线,人们熟知的革命烈士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等都是从这里奔赴抗日第一线,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