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中共四大纪念馆

中文名
中共四大纪念馆
官网
点击查看
门票
免费
成立时间
2012年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 :00~11:30,13:30~16:30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1468号

基本介绍

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建筑面积为318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序厅、主展厅、影视厅和副展厅等组成。中共“四大”原址在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当年的房屋已于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战火。2006年,虹口区在多伦路215号建立了186平方米的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而异地重建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一方面将弥补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规模较小的遗憾,另一方面还将弥补建国前在国内召开的6次代表大会唯有“四大”没有建立正式纪念馆的遗憾。

2021年中共四大纪念馆完成了历时半年的布展提升工程,于5月31日以崭新面貌向社会重新开放。布展提升后的中共四大纪念馆,基本展陈面积较之前扩大一倍,完整再现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的生动场景,展陈把场景厅和展览内容有机融合,观众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四大召开的全过程,从中共四大筹备到召开以及大会的历史贡献,展陈逻辑线路更加清楚。石库门元素贯穿整个展线,为观众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与此同时,纪念馆进一步融入多媒体互动技术,实现“智慧”场馆,如:AR增强现实技术、多媒体投影动态展示、图像识别、一键切换、雷达互动捕捉等技术,更好的提升观展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开放(周一闭馆)

每天开放时间

9 :00—11:30(11:00停止入场)

13:30—16:30(16:00停止入场)

交通线路

轨道交通:三、四号线宝山路站;十号线四川北路站

公交:21、167、939、848、854、928、65路四川北路虬江路站

参观须知

1.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2.为确保良好的参观环境,对观众流量实施限制,日接待观众总量控制为1000 人。

3.10 人以上的团体观众,请领队凭单位介绍信至领票处领取团体参观券,凭票集体整队入场。

4.个别观众请凭本人有效证件至领票处领取参观券,凭票入场。

5.身高1.2米以下儿童、行动不便者须在亲属的陪同下参观。

6.衣冠不整、酗酒者及精神异常者,谢绝参观。

7.禁止宠物入内。

历史沿革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会址原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毁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

大会出席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林育南、庄文恭、陈潭秋、李维汉、朱锦棠、范鸿劼、李逸、阮章、谭平山、项英、周恩来、彭述之、汪寿华、李立三、李启汉、王荷波、尹宽等20名,其中有表决权的14名,代表各地党员994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中共中央第三届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中共“四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14个文件。

中共“四大”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得到迅猛发展。党的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党员人数从中共“四大”召开前的994人,发展到中共“五大”召开前的57963人。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全国各地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

中共“四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为党的不断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7年1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四大”遗址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1995年上海市文管委在遗址处勒石纪念。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虹口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中共“四大”这一丰富资源,拨出专款,组织人力、物力,寻觅中共“四大”文物、史料,在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下,于200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80周年前夕,在“左联”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共“四大”史料展。2006年在多伦路215号筹建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同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2011年虹口区委、区府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择址四川北路1468号筹建中共“四大”纪念馆,2012年9月7日正式开馆。

建筑布局

中共“四大”纪念馆在设计布展过程中,始终贯穿“事为魂、史为桥、讲述会议”的理念,以党史知识与文化内涵为血脉,凸显中共“四大”的重要意义。川北绿地公园复原城市肌理和当年会议召开时的路线,还将石库门造型的房屋图案、上海里弄、年轮大道等元素的注入,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