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文名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外文名
The Grand Jing-hang Canal Museum
门票
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09:00~16:30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1号

展厅展馆

序厅

进入序厅,一艘古朴沧桑的漕运船摆在正中,脚下是玻璃钢铺设的仿真水面,给人一种在运河上徜徉而行感觉。迎面一艘帆船在缓缓驶来,两侧是古老的桥墩模型,天花板设计成灿烂星空,置身其中,如泛舟河上。

第一展厅: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

进入展厅,有一组单色群雕——运河的开凿者。开凿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从文献上记载来看,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从邗城到末口的邗沟。在“古运河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从末口到邗城(即今天的扬州到淮安)一段,全长150公里,是较早就文字记载的一条人工河道。

用人物雕像、历史图片展现运河连接中国五省四市、贯通五大水系,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第一展厅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是博物馆中年代较早的一件文物。

第二展厅:大运河的利用

开凿大运河之初是为了军事目的。吴王夫差要北上争霸,为了运输人马和粮草,所以开凿了邗沟。但是到隋唐以后,大运河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经济方面。有一张船票特别有意思。是清朝末年的一张船票,上面印有“顺风快利”四字,表达了商家希望一帆风顺,早日获利的美好希望。还写明了收款的一些项目清单,以及提醒顾客保存好随身所带行李的提示等。既是明白消费,又有温馨提醒。从隋朝,唐朝,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清两朝,建都在北方的中央政府都需要江南地区的漕粮供应。大运河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一个庞大的漕运帝国,对中央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展厅内较具历史价值的是清代“苏州府”官斛,这种木制锥形器皿,是当时政府向百姓收粮用的一种计量工具,过去运河上都是漕船载粮,交粮时将米由舱内取出用斛量,叫“起米过斛”。一斛相当于五斗,约三十五点八公斤。还有一幅七百多平方米的环形银幕,十八台投影仪播放着当年运河漕运宏大场面,气势壮阔。

第三展厅:大运河(浙江段)申遗陈列厅

本展厅从浙江段运河的河道变迁、遗产价值、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展示。浙江段堪称“活着的文化遗产”,是跨流域的大型水运体系,涉及太湖、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等自然水域,构成复杂,迄今仍承担着繁重的航运任务。

展厅地上是一条流动的运河,闪闪发光。原来,这里用微缩模型做出了大运河及两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第三展厅还有个“模拟运河之旅船舱”,坐进去,能看到实景拍摄的大运河沿途风光。

第四展厅:运河文化

山东聊城面塑、江苏扬州剪纸、江苏无锡泥人等运河边城市代表物品摆放到一起,足见大运河孕育出的两岸文化之丰富。

建筑布局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杭州市北部拱宸桥地区,东起金华路、南至衢州街、西临京杭大运河,北接拱墅区政府。它的西侧是古老的拱宸桥。总用地面积52910平方米(含运河文化广场),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风格总体定位∶“传统而不复古”。建筑环运河文化广场呈扇形状驻立,造型平坡结合,立面细部上提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符号,经提炼简化,通过独特的开放式格局,将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将运河、桥、船、埠巧借为活的展物。

设计理念

一艘古朴沧桑的漕运船摆在正中,脚下是玻璃钢铺设的仿真水面,给人一种在运河上徜徉而行感觉。迎面一艘帆船在缓缓驶来,两侧是古老的桥墩模型,天花板设计成灿烂星空,置身其中,如泛舟河上。

博物馆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并有部分地下室。首层主要是博物馆常规展示部分,共四个厅、一条展廊,二层主要是资料室、视听室、办公室,另有半景展厅等。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区共分五个展厅∶

序厅——《地球上的运河、中国大运河》;

第一展厅——《运河的开凿与变迁》;

第二展厅——《大运河的利用》;

第三展厅——《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

第四展厅——《运河文化》。

各展厅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和解释大运河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是一座单纯的、普通意义上的博物馆。它一方面是一个多角度反映和展现运河自然特性、人文精华等各个方面的大型博物馆,另一方面又是运河文物、文献资料等的征集、收藏中心和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展示中心,同时结合运河文化广场功能又是运河旅游的中心枢纽和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可以说运河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多样功能和多种特性的综合性运河文化中心。

历史沿革

2002年10月28日上午,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开工典礼。

2004年5月,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土建结顶。

2004年6月21日,拱墅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运河博物筹建领导小组。

2004年8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文本正式定稿。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严建强。

2004年11月4日,杭州日报刊登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招投标公告。

2004年11月19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招投标会议在拱墅区政府会议室召开。

2004年12月2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外墙大型浮雕——隋炀帝“陆地行舟图”在中国美院创作完成。

2004年12月21日,杭州日报刊登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征集文物资料启事。

2004年12月31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方案评审会议在拱墅区政府会议室召开。

2005年1月7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方案评审会议在拱墅区政府会议室召开。

2005年3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土建竣工。

2006年10月1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

2020年3月18日,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项目已经复工。

实用信息

运河博物馆开放时间:周二--周日(周一闭馆)9:00--16:30

优惠措施:免费开放

乘车路线:公交70路,医院K591路运河广场站下。公交33路,151路,347路,K63路,K403,k47路上塘路舟山路口下,沿衢州街前行即到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