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桓台博物馆

门票
免费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索镇中心大街796号

馆藏文物

桓台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5000余件,包括陶器、瓦当、青铜器、钱币、铜镜、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陶文、印章等15个门类。

一楼的《东夷文明之光》陶器展,展示了自8500年至3100年(后李文化至商末)的各类陶器及石器、玉器。在此展览中有精美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物、龙山文化的蛋壳陶器和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岳石文化甲骨文,此展览文物数量繁多,气势宏伟,内涵丰富且能上下8000年连贯,在我省众多的博物馆中也是非常少见的,被专家称为“东夷文明的浓缩”。《薄姑国青铜器》展出了桓台史家遗址及周边遗址出土的商代“父癸”铜觚,“父辛”、“父丁”铜爵,“父丁”铜觯和“爻”鼎“土方”鼎等商周文物珍品及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兽目交连纹”鼎、蒜头壶,“宜子孙”耳灯等珍贵文物,这些铸有族徽及铭文的商代青铜器为探讨山东商代氏族分布提供了佐证。《古泉汇展》按时代顺序,展现了钱币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图文并茂,展品丰富,是全省第一家钱币专题展。《古代书画》以明清两代为宗,有明万历年间由蓝瑛、尤道衡、张杏羽、殳素数十位画家联手创作的大型册页画《陈情图》、《孝友图》、《寿山图》;有清康熙帝御笔“信古斋”、“临米芾中堂”、“湘竹金扇”及康熙帝赐 封王渔洋的圣旨、进士卷等;有王渔洋的诗文手稿和新城王氏明清两代书札等。题材丰富、风格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明清两代桓台作为“江北青箱”的大家风范。

雨点釉盏

雨点釉(黑色)起源于宋代,最具代表性的为中国南方建窑和北方淄博窑,是中国陶瓷中稀有的名贵釉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存桓台博物馆的金代雨点釉盏,釉面密布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似雨滴,大小不一,大的可达数毫米,小的只有针尖大小,盛水后因黑底衬托,更显鳞斑闪烁。

百寿团花紫砂碗

高8.2公分,口径19.8公分,碗口稍大,腹微鼓,圈足高1.1公分,碗壁仅0.25公分,百寿图绕口外沿一周作为边饰,腹部有五组盘龙纹饰等距绕碗一周,碗底中央有一篆书小印曰:“陈觐侯制。”中国紫砂碗誉满海内外,这个紫砂碗是紫砂制品中的珍品,庄重典雅的造型,工艺精湛的纹饰,高度集中了中国紫砂制品的高超工艺水平。

三彩独流壶

唐早期文物,高8.5厘米,口径9.2厘米,桓台李寨遗址出土。底径7厘米。敛口,短流,矮圈足外撇,璧形底。器外壁施半釉,用绿、姜黄两种颜色,在烧制过程中利用铅釉流动特点,使彩釉在器物表面互相浸润、流淌,形成火焰纹斑点,同时釉里有一种极细小的纹片,与胎体分离,这是唐三彩的特征。胎质白中泛虾肉色,质地坚硬与瓷胎接近,该器胎质与河南、甘肃、陕西所出土的陶胎三彩器有明显差异,淄川唐代窑址曾出过类似残片,该器是否淄博窑目前尚不清楚。

青釉印花缸

金代,圆唇,鼓腹斜收,小平底,自肩部至底部的四分之三处施黄褐釉,饰饼形印花菊纹。印花是陶瓷器的装饰方法之一,用陶范装饰瓷器开始时只是使用局部陶范翻印,然后把纹饰贴在器物上,也有用印具在器坯上直接印上,到了宋金时期,印花装饰有极大改进,以定窑最具代表性,这个时期,印花纹饰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密而不乱,题材也丰富。

祭红大盘

祭红是红釉的一种,色泽比郎窑红灰暗,是一种失透涤沉的红釉,呈色均匀,釉如桔皮,乾隆朝祭红器有盘、碗、胆式瓶等,盘、碗制作规整,器物口沿及底足处都呈一条整齐的白边,即灯草边。

场馆特色

桓台博物馆三楼的《彩蝶世界》共展出了1500余种20000余只世界珍稀和濒临灭绝的蝴蝶标本,填补了山东地区无昆虫馆的空白。著名昆虫学家西北农林大学周尧先生看后评价:该展规模之大,品种、数量之多在我国乃至亚洲位居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