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红旗渠纪念馆

中文名
红旗渠纪念馆
门票
免费
成立时间
2014年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行业)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分水岭

基本介绍

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1975年在红旗渠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处建立红旗渠纪念亭,2000年扩建,后更名为红旗渠纪念馆,2014年5月1日新馆开馆。截至2014年4月30日,老馆已接待参观人数达568万人。

建筑布局

红旗渠纪念馆(老馆)由分水苑、青年洞等组成。分水苑建于1970年,扩建于1993年,有纪念厅、碑林、浮雕牌坊,展出工程模型、修建场景、英雄事迹。青年洞展示当年在悬崖绝壁上施工的艰险情景,刻有李先念、江泽民题词,从此处可登高远眺晋冀豫三省风光。

红旗渠纪念馆由赵朴初题写馆名,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共分为雕塑区、碑林区、展馆区、游览区四部分。其中,展馆区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序厅、干涸历史、太行山壮歌(上下篇)、今日红旗渠、亲切关怀和影视厅 等组成。陈列有修渠时的文物,布设了21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线总长316米,更有影视厅全天滚动播放经典记录名片《红旗渠》,让您追寻那段难忘的岁月。

2012年6月,红旗渠纪念馆升级改造工程动工。主要包括主题展厅建设和布展,其中主展厅建于红旗渠一干渠外缓坡之上,为半地下建筑,整体形态犹如舞动的红色飘带,前段悬挑在一干渠之上,通过景观视窗可俯瞰整个分水苑景区。主题展厅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布展面积可达6300平米,分别是原来9倍和6倍。

纪念馆新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515米,分别是老馆的9.2倍、8.7倍和1.6倍。新馆集图片300张、实物1000件、展柜15组、雕塑9组、灯箱5组、投影2组、场景4组、沙盘2组、真实山体塑型1290平方米、触摸屏6组、电子签名1组、振动平台1组、运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多媒体艺术、图片艺术、场景模型艺术、影像艺术等八大手段来展示展览。

2014年5月1日,红旗渠纪念馆新馆开馆。新馆在老馆西侧,以红色为基调,造型似灵动渠水。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与老馆相比,其展厅面积扩大了8倍,展示手段在原来图片、文字、实物的基础上融入多媒体、4D动感、空中悬浮、智能触摸等现代表现形式。

历史沿革

红旗渠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修建红旗渠的创举而建立的。红旗渠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竣工。

1975年,林州在红旗渠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处建立了纪念亭、碑林、浮雕、牌坊等,并由210幅珍贵历史照片和修建场景、工程模型、英雄事迹组成室内展览,定名为红旗渠纪念亭。

1991年,红旗渠风景区对外开放。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0年扩建后,更名为红旗渠纪念馆。

2010年5月被中纪委、监察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2012年6月,新馆建设动工。

2014年5月1日新馆开馆。

2015年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到河南省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调研期间,王岐山专程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青年洞。在林州市姚村镇冯家口村党支部考察,与村党支部成员、老党员和群众代表交流。

2015年被确定为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予以授牌。

实用信息

乘车路线

①从郑州出发:大巴(郑州—新乡—林州—红旗渠)

②从安阳出发:大巴(安阳—林州—红旗渠)

③从石家庄出发:大巴(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林州—红旗渠)

自驾路线

①走高速:郑州柳林站上高速—安阳—安林高速—林长高速,红旗渠景区出口下,南拐东南公路至红旗渠景区纪念馆。

②走低速:郑州 → -黄河大桥 → 新乡辉县(辉县转盘左拐) → 林州,到林州后走东南公路,可直达红旗渠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