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开封市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

中文名
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
外文名
Kaifeng Marriage Certificate Museum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非国有)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繁塔东一街38号禹王台公园红楼

基本介绍

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原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卷棚庙街21号,即张先生住所,后迁址开封市禹王台公园红楼,并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展厅面积共200㎡,馆藏文物20000余件,收藏时限从清代延续至近现代,藏品种类涵盖婚书、契据、笔记、书表、票据、歌影、证书、毛主席诗词语录、军事材料、印章模类,其中尤以婚书富有特色。

展厅展馆

第一部分:婚书

陈列主题:中国婚书演变

陈列理念:以主题为纲,分期进行总结,配合主题将相关婚书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展示,同时配合相关婚俗实物,如花轿、婚床、食盒等,使陈列生动有趣。

陈列目的:通过结婚书、离婚书、陈规条文的演变,观众的参与体验,了解自清代以来中国婚书的演变、婚姻关系的发展、社会的开放进步。

第二部分:文证

陈列主题:介绍历史发展中相关纸质文证的发展概况及承载的历史内涵。

陈列理念:将契据、笔记、书表、票据、歌影、证书、毛主席诗词语录、军事材料、印章模类等分门别类,凸显各自主题。

陈列目的:通过对相关纸质文证的陈列展示,以期对各种类型的纸质文证有整体认识,并解读不同时期纸质文证承载的历史信息。

历史沿革

1、文革前夕,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集邮,在集邮过程中发现票据、婚书等纸质材料,从此对它们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始了有意识的收藏征集历程。后在积累交流的过程中,开始在家庭展示交流。

2、21世纪初,婚书材料曾赴香港某婚庆公司展示。

3、2010年左右,开始四处奔走,寻找办展机会,并得到开封市文物局及开封市博物馆大力支持。

4、2010年起,婚书、文证交替于翰园碑林展出,展期两月。

5、2013年,婚书材料于开封铁塔公园展出,展期两月。

6、2014年春,启动民办博物馆申办,馆舍定名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开始藏品整理及材料书写。

7、2014年5月,馆舍由住地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卷棚庙街21号迁至开封市禹王台公园红楼,重新布展,设婚书陈列、文证陈列。

7、2014年8月,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申报成功,成为开封市一批成功申报的民办博物馆之一。至此,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建筑布局

红楼,坐东朝西,占地面积600㎡,建筑面积300㎡,是一座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红色砖墙、红色木质地板、红色屋脊,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均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楼。作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和古城开封发展,建筑本身就包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陈列主体为婚书,喜庆的主题与红楼的外观相呼应。受红楼建筑内部格局限制,展厅分间,共上下两层10间展厅。其中婚书展厅9间,文证展厅1间。

实用信息

交通路线

自开封市火车站、客运中心站坐12路、8路、41路、17路公交到禹王台公园站下车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天闭馆前1小时停止入馆,周一闭馆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