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佛山市南海区玄憬龙博物馆

别名
玄憬龙博物馆
门票
免费参观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非国有)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梅圳中和村正路坊95号

简介

玄憬龙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11月,前身是“藏璞居”赏石文化艺术馆,馆长招雪芬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她邀请中国各地艺术家、策展人、企业家出谋划策,着力把博物馆往产业化方向发展,使之与赏识文化、生活艺术、企业品牌相融合。博物馆总面积8000平方米,部分区域由岭南老建筑“百年蚕房”改建而成,设计上保留传统民居特色庭院与之映衬,池塘翠竹、芭蕉顽石,俨然一派岭南文人之田园意趣。徜徉其间,犹如走进百年前的书香人家。

馆藏以天然观赏石为主,兼有传统家具、古陶瓷字画等。馆内设置五大展区,分别为“生命之源:木石区”、“性灵之美:家具区”、“石灵之慧:石宴区”、“心灵之逸:书画茶琴区”和“构思之巧:工艺品区”。

各类观赏石因地制宜安放在不同展区内。数千年前的木化石虽已干枯,但其生长纹路、遒劲脉络清晰可见;清代小叶紫檀大多宝阁雍拥华贵,暗淡的古代琉璃彰显主人身份;逾百种用各色石头分门别类堆砌而成的,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悉,玄憬龙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景点代表,与海寿岛、烟桥古村、吴家大院等成为九江“新十景”。

独特

市民可“触碰”部分藏品

馆长招雪芬是九江本地人,经营着一家制衣公司,现为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2004年,她开始收藏书画、玉石。“把奇石藏在家中,我觉得委屈了它们。”于是,招雪芬创建了“藏璞居”赏石文化艺术馆,展示藏品,与朋友交流分享玉石文化。

随着对玉石认识的加深,她不再满足做个艺术馆,“玉石文化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既然要做,就做文化传承,打造成博物馆规模。”随后,她扩充艺术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藏品种类,并得到了南海区政府的资金扶持。

在招雪芬看来,石头是几亿年前大自然留给现代人的瑰宝,其唯一性和亲和性是其他艺术品不能比拟的。“一块石头,历经暴雨、狂风的冲击,形成各色神韵,它们坚韧永恒的精神,足以让现代人凝神屏息。”招雪芬曾经为寻觅一块名为“大爱”的云南黄蜡石,不远千里追寻,还发动了许多朋友帮忙。如今,这块形似两个动物在反哺的石头,也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与一般博物馆相异,这里的部分藏品是可“触碰”的。“人摸到了石头的温度、灵气,才能对它的静穆沉古产生别样感受。”招雪芬说。

发展

邀请专家出谋划策

做文化,其实是做一种精神和品格。在制衣企业效益不错的时候,招雪芬可以投入大量资金做博物馆,但是,近年来制衣行业越来越难做,她也萌生了要为博物馆谋出路的想法。

为获取部分经营收入,招雪芬和媳妇开始自主设计制作小型饰品,如玉石项链、观音等,让市民参观后选购喜爱的物品。在宣传推广方面,玄憬龙博物馆曾是电视剧《陶之恋》的拍摄场地,也曾有不少知名汽车品牌在这举办过新闻发布会。

凭着广泛的人脉关系,今年5月,她邀请国内著名文化人、策划专家、资深媒体人来到博物馆,举办文化艺术论坛。其中,台北市原文化及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斌建议,博物馆可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明确定位后,他将在设计、规划上给予帮助。

未来

让博物馆成为一条产业链

“如何做大做强博物馆,我的办法是集思广益,引入各行业专家,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招雪芬坦言,她不想把博物馆打造成纯粹的藏品仓库,“希望它是一条产业链,是企业文化、赏石文化和生活艺术的结合体。”

接下来,她将利用博物馆的平台,打造绿色餐饮和精品酒店,让市民在这与诗书画为伴,享受慢节奏生活。她还将请专家讲国学、讲收藏。

招雪芬还希望,把藏品的历史文化整理出来,让市民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了解藏品知识。

此外,有不少旅行团前来接洽接待事宜,但是,招雪芬认为,博物馆目前仍处于完善阶段,在文化内涵挖掘、导赏员培训上有待提高。“我希望用3年时间,实现我对博物馆的最终设想。”玄憬龙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11月,前身是“藏璞居”赏石文化艺术馆,馆长招雪芬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她邀请中国各地艺术家、策展人、企业家出谋划策,着力把博物馆往产业化方向发展,使之与赏识文化、生活艺术、企业品牌相融合。博物馆总面积8000平方米,部分区域由岭南老建筑“百年蚕房”改建而成,设计上保留传统民居特色庭院与之映衬,池塘翠竹、芭蕉顽石,俨然一派岭南文人之田园意趣。徜徉其间,犹如走进百年前的书香人家。